第A3版:科技新闻

吃花生壳的猪

不仅多长肉而且肉质好

  •   通讯员 洪慧敏
      硬邦邦的花生壳,竟成了嘉兴300多头肉猪的“美味佳肴”。不久后,吃花生壳长大的浙江肉猪有望摆上餐桌,让大家尝个鲜。
      近日,首届浙江国际科技合作交流大会在杭州开幕。“花生壳”猪饲料之父——白发苍苍的俄罗斯人拉亚霍夫·尼古拉·萨哈拉维奇,也因为给浙江带来的杰出科技贡献,而获得了浙江省政府颁发的“2010年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全球每年产生百万吨农业垃圾
      翻看浙江省科技厅提供的资料,拉亚霍夫教授,头衔很多,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秘书长……“非常感谢浙江省政府对我这么高的评价”。拿到“浙江省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证书的拉亚霍夫满脸喜悦。
      花生壳能做成猪饲料?谈到自己的新发明,拉亚霍夫马上神采飞扬。“现在看来,这是非常正确的研究方向。”
      几十年前,拉亚霍夫来到西伯利亚,看到西伯利亚的土地上,到处是丢弃的松针。而在俄罗斯一些近海城市,螃蟹壳、虾壳也是触目可及。
      拉亚霍夫查阅资料发现,每年地球上产生的花生壳等农业废弃物不少于百万吨。
      这些农业垃圾最后去了哪里?人们往往用火来烧掉它们。这种处理办法,会增加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不环保。
      作为化学博士兼教授的拉亚霍夫,觉得自己有责任来研究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首批浙江肉猪尝到“花生壳”饲料
      为了给农业垃圾找个好出路,拉亚霍夫跟团队不断研究,尝试了无数种办法,终于发现,用一种特殊的研磨机,能把花生壳、螃蟹壳等农业废弃物,研磨成一种接近纳米那样细小的粉状颗粒,并经过处理制成“新型节粮型饲料”。这项技术叫“微纳米级高能机械活化设备制备技术”。
      经过研磨等机械化学技术等处理后的花生壳,就像咖啡一样,放在杯子里,倒点水马上就会融化。
      目前,这些“花生壳”成了嘉兴4家养猪场300多头猪的美餐。
      当然,在研究者们看来,不管是花生壳,还是粮食,还是棕榈……它们植物细胞组成成分都差不多,所以,在他们手中这些废弃物都神奇变身,成了价廉物美的猪饲料。
    吃“花生壳”,比一般的猪多长肉
      嘉兴科创中心还特地做了一组肉质实验,吃“花生壳”长大的肉猪其瘦肉率等5个肉质指标,都比普通饲料养殖生猪要高。“我们把猪肉质量分成5级,级别越高越好。实验显示,花生壳喂养的肉猪,肉质达到2.0—2.5级;而一般生猪的肉质,都在2.0级以下。”实验人员说。同时,吃花生壳的肉猪,比一般肉猪能多产肉10%—12%左右,口味也比较鲜美。
      省科技厅有关负责人表示,该项技术成熟后,将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