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4版:农作

蔬菜标准园要这样建

  •   杭州萧山围垦区有个全省规模最大的芦笋基地,这里的芦笋连片种植规模达到800亩。这片基地所属的杭州佳惠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已有10年的芦笋种植历史,目前,全年亩产芦笋3吨以上,亩产值1.8万元。2009年下半年,公司按照“五化”目标,开展蔬菜标准园建设,使园区无论从基础设施还是生产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
    规模化种植
      规模化是佳惠公司的最大亮点之一。基地严格按照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要求,选择集中连片的蔬菜基地开展创建活动,其中300亩芦笋园区全部配备钢架大棚和滴灌设施,水、电、路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配套完善。
    标准化生产
      园区按照公司参与制定的浙江省地方标准《无公害绿芦笋大棚生产技术规程》(DB33/T717—2008),引进美国芦笋新品种F
    1
    代“格兰德”,进行设施化育苗,应用公司自主创新的国内领先技术,如二次留茎三次采笋技术、避雨留茎结合微灌技术等。同时,通过对芦笋施肥技术的研究应用,大幅度降低了化肥使用量,确保了产品质量安全。
      园区健全了标准园芦笋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了芦笋质量安全和分级标准,以及工作、管理和技术标准体系。蔬菜标准园100%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并逐步完善农资管理、生产档案、产品检测、基地准出、质量追溯等5项全程质量管理制度,形成了产品质量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商品化处理
      芦笋产品的分等分级、包装等采后商品化处理和贮运保鲜技术在园区得到广泛应用,标准园的产品已实现100%商品化处理。在省农科院食品所专家的指导下,园区建设了313平方米的芦笋产后保鲜库。基地研发中心研发出芦笋贮藏保鲜技术,使芦笋贮藏20天后仍具有较好的品质,大大延长了芦笋的货架期。
    品牌化销售
      园区生产的佳惠牌芦笋在已获得无公害、绿色和GAP认证基础上,今年又进一步加大了品牌建设和宣传力度。在今年的广州优质农产品推介会和北京优质农产品推介会上,佳惠牌芦笋受到了当地市民的青睐。同时,公司还为佳惠牌芦笋申请了萧山区著名商标,努力扩大品牌影响力,开拓市场,提高效益,使标准园的产品100%实现品牌化销售。
    产业化发展
      园区实行“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基地为核心,组织农户统一生产,统一栽植芦笋优质新品种“格兰德”,并进行设施化育苗。基地根据生产实际统一购买杀菌剂和杀虫剂等生物源农药以及生物有机肥。园区产品由质检人员定期进行农残检测,确保上市产品100%合格。园区生产的芦笋均使用佳惠牌商标,统一组织人员分级、包装,真正实现了“六统一”的管理模式,即统一品种、统一购药、统一标准、统一检测、统一标识、统一销售。
    (萧 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