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农业两区建设特刊

粮草先行助力发展

  常言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两区”建设作为我省现代农业发展的主阵地,强大的资金投入和完善的政策保证就是“两区”建设的粮草。记者最近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如何筹措建设资金和完善园区政策上,我省各地都使出了浑身解数,积累了不少好经验和好做法。
“两区”建设资金足
  “只有政府肯先花大力气制定完善扶持政策、投入资金到‘两区’建设中去,农业主体才有信心,政府应该是园区建设的先行者。”宁波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
  据了解,2009年,宁波市、县两级功能区建设资金总投入1.32亿元,其中两级财政补助5400万元,整合利用其他资金1188.7万元。“今年,市级已下发基础设施建设补助资金1457.7万元,后续还将继续投入。”宁波市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说。
  在这方面,杭州市萧山区同样不甘人后。今年,萧山区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都市农业的若干政策意见(试行)的通知》,提出由区财政逐年增加农业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对建设项目技改投入按照高于其他农业企业技改贴息1个百分点(即3%)给予贴息扶持,对列入省市重点项目的给予重点支持;每年安排专项资金重点用于相关项目扶持;每年安排一定数量的用地指标,用于固定设施和休闲农业建设。同时,该区还出台《关于创建区级现代农业综合园、特色农业精品园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园区实施主体条件、建设任务、建设标准和配套政策,计划4年内建成区级现代农业综合园1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10个,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给予奖励。
  “对粮食生产功能区,我区财政更是加大投入。”萧山区农业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后每年萧山区将安排200万元扶持其9个市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对11个区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每个每年安排建设资金20万元;各镇街及实施单位也落实一定的配套扶持资金。
  而苍南还将园区建设纳入“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并列为“十二五”重点项目建设计划,目前,首个台湾农民创业园项目已经启动,由台商投资近3亿元、规划占地1000亩的阿里山农庄项目已签约建设,项目将引进种植台湾水稻、花卉、水果等,将养生健康与休闲农业及乡村庄园作为农庄建设的主方向,做成综合性文化创意农业示范项目。
  不少地区还专门建立了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激励机制。富阳市出台政策规定,对粮食生产功能区内单季晚稻平均亩产达550公斤以上,每个功能区给予3万元奖励;对功能区内最高单产超过750公斤/亩的田块,奖励1万元。对在粮食功能区建设的技术推广中,取得明显成效,有突出贡献的,每年安排3万元用于技术推广奖励。
  “正是这些财政资金的投入和扶持政策的出台,才让我省‘两区’建设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省农业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多轮驱动是关键
  除了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外,各地还想出各种方法建设“两区”。今年,湖州市吴兴区安排专项资金增资市农信担保公司,为“两区”建设主体增加贷款担保额度,如今,农信担保公司担保贷款额达3700多万元。同时,吴兴区政府还与中央储备粮湖州直属库签订粮油生产战略合作联盟协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产业联盟”模式,打造从种子、技术、管理到收购、仓储、加工的粮油产业链。今年以来,中储粮湖州直属库与吴兴区生农粮油、粮友菜籽等6家专业合作社、30多个大户签订生产收购协议,订单水稻、小麦和油菜面积8.1万亩,中储粮湖州直属库帮助解决收购资金达7600万元,为“两区”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我们有效整合了支农资金。”龙泉市农业局局长何登新介绍,该市在稳定现有各类财政支农资金投向的前提下,将其他财政安排的支农资金都纳入支农资金整合范围,明确第一产业扶持资金70%以上用于园区建设,逐步建立起资金跟项目、项目进园区的支农投资管理新机制。今年,龙泉市成功把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县、中央财政第二批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省标准农田质量提升试点县和发展现代农业项目等项目资金进行有效整合,投入园区建设,“可以说,我们支农资金投入园区的工作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相关链接
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资金投入
  为加快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省农业厅将进一步统筹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专门设立建设专项,重点扶持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水稻良种推广、“三新”技术试验示范推广等,中央新增农资综合直补资金重点用于省级粮食生产功能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补助。
  中央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省级标准农田质量提升和农机化促进工程等项目资金要求与功能区建设相结合,重点用于地力提升、设施设备购置和农机育秧中心(烘干中心)建设。
  粮食生产扶持资金中的粮油种植大户直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性补贴资金,优先落实在粮食生产功能区。
省级现代农业园区资金投入
  为确保产业类资金集中70%以上用于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省农业厅根据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编制、项目储备等,进一步统筹资金,加大园区建设扶持力度。
  中央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重点用于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设施蔬菜、菜粮轮作区等高效生态循环模式推广应用;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重点支持综合区内主导产业发展;设立设施农业设备补贴项目。
  对列入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的种子种苗工程、规模化禽畜养殖排泄物资源化利用等项目,优先予以立项安排;申报中央预算内投资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农村沼气建设和土壤有机质提升补贴项目,优先用于省级现代农业园区项目配套建设。
  中央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和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示范建设,以及农村土地承包和流转信息化等体系建设项目资金,重点用于园区内“三位一体”基层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和产地准出规范化管理能力提升、土地规模流转。
  省级农业产业化贴息资金和农民专业合作社项目,主要用于支持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内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服务设施建设、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引进改造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