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曹丽娟 通记员 吕玉龙“世界竹子看中国,中国竹子看安吉。”人均拥有2.4亩竹林的安吉县,营造了一个竹产业王国:去年该县竹产业总值为112亿元,竹产业对全县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达30%,农民人均纯收入1.12万元,其中6500元来自竹产业。
在创新发展竹产业的同时,安吉现代农业(林业)园区建设也不甘落后。围绕设施现代化、体制机制创新和服务平台创建等,现代林业园区建设的推进为该县安全林业转型升级打下了扎实基础。
合作社成主导力量
安吉县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位于该县东南部的天荒坪镇和山川乡,是我省确定的第一批省级综合区创建点。综合区以毛竹和山核桃为特色,按照生态循环发展、一二三产联动、突出重点的要求,规划建设3个主导产业示范区和4个特色精品园,建设规模4.215万亩。
今年受雨雪和长阴雨天影响,山核桃普遍减产。但出乎意料的是,天荒坪镇大溪绿野山核桃专业合作社的2000多亩山核桃林却普遍增产,一些5年、10年不结果的树,今年也生了不少山核桃。合作社理事长夏秀娥说,这归功于合作社参与了山核桃主导产业示范区的创建。
记者在夏秀娥提供的山核桃主导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中看到,示范区除推广山核桃生态经营技术、矮化早实高效培育技术外,还重点开展林区作业道路、灌溉设施等建设。今年示范区已修建了5公里多的林道。夏秀娥说,以前这些山高路远的山核桃林,少有人光顾,林道建成后,不仅通风条件好了,运输肥料、种子也方便多了。她家的17.3亩山核桃林,去年只产鲜果1000多公斤,今年收获鲜果近3000公斤。
在安吉,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了创建现代林业园区的重要力量。
安吉县林业局副局长陈林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地园区建设的关键是让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等经营主体经营管理园区,合作社是最能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在建设园区过程中,凡合作社能承担的职能,都应叫合作社去做。
为此,安吉县以建立和完善与林农的利益联结机制为抓手,出台奖励措施,实行资源入股、按股分红;资金入股、保息分红;统一供物、优惠让利;价格上浮、收购让利;产加结合、二次返利等,引导农民成立林权股份合作社、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组织。目前,综合区内已组建专业合作组织7家,成员1811人,入社比例达34.1%。
安吉县山川乡有个面积1万多亩的毛竹现代科技园,这也是安吉省级现代农业(林业)综合区的一部分,该园区将竹林外包给山川富民竹笋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组织,示范效应辐射到了当地林农。 (下转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