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合作社之家

湖州多途径破解合作社融资难

  本报记者 曹丽娟
编者按
  前段时间,省委常委、副省长葛慧君对湖州市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作出重要批示:“湖州市通过制定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定办法,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授信、用信试点,这个做法对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改善融资环境有积极意义。”那么,湖州市是如何破解农民专业合作社融资难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有了信誉,贷款不难
  湖州雷龙葡萄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10月,现有葡萄种植面积1500多亩,是湖州市吴兴区千亩葡萄基地之一,租赁农田涉及织里镇的石头港、骥村、港西3个行政村。“吴兴农村合作银行给我们增加授信额度后,解决了我们流动资金紧缺的难题。”合作社负责人蒋兴明表示。
  据了解,去年湖州市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信用评定办法》,按照“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程序,选择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授信、用信试点,建立信用档案,改善融资环境。凡取得信用等级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可享受信贷资金优先、利率优惠、授信倾斜、手续简化、担保灵活等优惠政策,其中,A级信用等级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贷款利率比一般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货款利率原则上少上浮10%,AA级少上浮20%,AAA级可少上浮30%。该办法实施后,合作社及其社员从申请贷款到拿到款项一般不会超过3天。
  蒋兴明说:“其实,我们除了在织里镇建了这个葡萄基地以外,还在吴兴区八里店镇建了一个1300多亩的果树种植基地,其中45%种的是葡萄。两个基地至今已投资3600万元。接下来,我们还准备投资2000万元,建立葡萄饮料生产线、葡萄酒酒窑等。”“我们缺的就是资金。去年底,我们凭借信用等级,向吴兴农村合作银行贷了400万元,用于电力水利设施、保鲜库建设。”
  湖州市吴兴区农林局经管科科长沈建平告诉记者,雷龙葡萄专业合作社在这次授信、用信试点中,被评定为AA级,这为合作社顺利贷款创造了条件。之前,该合作社曾被推荐为省优质葡萄种植领先示范基地、省消费者信得过十佳诚信合作社。
  据悉,截至目前,湖州市已评出AA级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A级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这些合作社及其成员都可享受信贷绿色通道。
“草根银行”积小钱成大钱
  德清县乾元镇明星村水产养殖大户胡政伟,养了320亩淡水鱼,品种有10多个,年产值300多万元。这么大的养殖规模,平时买饲料什么的,动辄几十万元。胡政伟说:“我们农民搞养殖,最缺的是资金和技术。”“现在好了,有了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我们就少了后顾之忧。”提到德清乾元镇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胡政伟赞不绝口,“今年3月,互助社刚成立不久,我就向它提出了贷款30万元的申请,原以为最快也要3天到1周,没想到贷款申请当天就顺利贷到了30万元。互助社真的是为农民办了实事。”
  成立于今年3月23日的德清县乾元镇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是我省首批农村资金互助社的试点单位,由浙江东源养猪专业合作社、乾元镇乾溪渔业专业合作社、乾元镇溪畔蔬菜专业合作社、乾元镇天醇葡萄专业合作社等四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德清两家农业龙头企业自愿入股组成,注册资本500万元,是目前全省最大的农村资金互助社,现有成员202户。
  据了解,参与组建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的几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自多个领域,因它们各自的生产季节不同,可实现“错时”借贷。而且,互助社贷款手续便捷,利率低,发放贷款速度快,这为破解农民因缺少抵押物而造成的贷款难提供了新途径。
  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理事兼经理吕旭东告诉记者,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为成员提供了聚拢闲散资金的公共平台。合作社成员将存款存入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后,可按交易量参加税后净利润的分配。小钱积少成多后,可集中贷给有资金需求的社员,到期后成员归还本金并支付较低利息即可。
  据了解,截至目前,德农农村资金互助社共吸纳存款542万元,累计向66户种养户发放贷款1054万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