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购机补贴凸显裂变效应

  本报讯 (记者 俞廷尚 通讯员 王建松)记者从省农机局获悉,我省在较去年提前3个月实施完第一批2.2亿元中央购机补贴资金后,目前第二批共6000万元补贴资金也已到位。今年农民的购机需求相当旺盛,购机补贴政策在提高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促进“两区”建设等多个方面,已呈现出明显的裂变效应。
  购机补贴政策对农机装备水平和服务能力的提升显而易见。据统计,截至目前,我省今年已新增补贴机具10.5万台(套),比去年增加1.4万台(套)。在补贴机具的购买中,农机合作社已是当仁不让的主力。随着农机具的增加,全省农机服务能力提升较快,仅上半年,全省就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03家,总数达到763家。目前,这些合作社共拥有农田作业机械2.2万台(套),半年中共完成机耕、机插、机收、机植保等各类机械化作业290.26万亩,实现经营总收入2.4亿元。
  为助力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我省在购机补贴实施中采取倾斜政策,加大对粮食烘干机、插秧机以及喷滴灌等设施农业装备的补贴力度,重点突破机械化薄弱环节,政策导向成效明显。仅粮食烘干机一项,全省上半年就新增339台,新增烘干能力30万吨以上,已实现全年目标的三分之二。此外,喷滴灌、冷藏保鲜、水帘降温等设备的数量都有较大增幅,有效提高了蔬菜、畜牧等主导产业的机械化水平。
  今年以来,粮食生产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购机补贴政策的实施,让“两区”装备保障水平日趋走高。在诸暨,全市70家农机合作社中有70%的农机合作社在粮食生产功能区范围之内,成为该市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的“排头兵”。该市苍湖农机合作社负责人朱华灿告诉记者,今年他仅花8万多元,就购入2台高速插秧机和2台烘干机,享受补贴资金22万余元,在减轻资金压力的同时,合作社机插和烘干能力大幅度提升。依托这些装备,今年他在粮食生产功能区内的机插服务面积就达6000亩,烘干早稻15万公斤。据悉,我省今后将安排更多的购机补贴资金和优惠政策向“两区”倾斜,为“两区”发展添火加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