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水清岸绿人水和谐

——

  省水利厅厅长陈川

生态水利建设



郑盈盈
  浙江水网密布,素有“江南水乡”之称,近年来,我省水利与时俱进,践行“人水和谐”理念,走上了生态水利建设之路。
  对此,省水利厅厅长陈川深有感触。他说,生态水利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部门既要为全省的经济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又要努力建设“流畅、水清、岸绿、景美”的水乡风貌,努力营造人水和谐的水乡画境。
  当前,全社会的环保意识正在不断加强,但水环境没有得到明显改善,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与生产力布局不相匹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依然突出。
  面对大背景,陈川认为,我省首先要进一步树立起生态水利的发展理念,把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与治水兴水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水利发展的形势变化,加快推进生态水利建设,推动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转变。
  积极探索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是陈川眼中最重要的举措之一。陈川介绍,下一步我省将落实开发利用红线,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开展全省主要流域水量分配工作,探索建立初始水权界定和水权交易有关制度;建立和完善计划用水管理制度,加快取水实时监控系统建设,加大水资源费征收力度,落实用水效率红线,建立和完善分类水价制度、阶梯式水价制度和超计划累进加价制度,研究水价促进水资源节约和保护的机制;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和监测,开展水功能区限制排污总量控制。
  在优化生态环境、提高环境质量方面,陈川认为我省要坚持治理和保护相结合,积极推进水生态环境修复和沿海滩涂生态修复,加强饮用水源和战略性水源的保护,继续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等。据悉,2003年开始,省财政每年拿出上亿资金开展“万里清水河道”建设,通过清淤、清障、清垃圾措施,明显改善水环境。
  当前,我省水利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编制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陈川表示,我省将紧紧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部署,科学有序开发利用水资源、滩涂资源、水电资源,加强资源和生态保护,进一步树立人与水和谐相处的理念,努力实现水利工程与地理、人文、生态、环境相适宜,减少建设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水利的要求,适应人民群众对水利的需求,推动水利新局面的形成。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