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区门口来了一个卖玉米馒头的小贩。起初他的生意不算很好,一箱馒头通常要剩下大半箱。后来,吃过他馒头的人发现,他的馒头很有特色,味道也相当不错,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渐渐地整个小区的人都知道了。只要一听到那独特的“卖玉米馒头哟——卖玉米馒头哟”,大家就蜂拥而至,排队买他的馒头。
奇怪的是,无论生意有多好,这个卖馒头的小贩总是一次拉一箱,从不加量。也无论时间早晚,卖完就收工,从不跑第二趟。并且他还不是天天来,通常隔两三天来一次。有一回,我买完馒头忍不住问他,你生意这么好,干嘛不多做点,每天多跑几趟?小贩听后,憨厚地笑笑说:“我当然希望每天能多做些,多卖些,可那样的话,大家就很容易吃腻,以后的生意就没法做了。”
听了他的回答,我不禁感慨万千,没想到一个小贩也会有这样深远的认识。记得去年,小区门口来了一个卖凉粉的,开始生意好得不得了,一盆凉粉很快就卖完了。见此,小贩欢喜异常,他从每天卖一盆凉粉增加到两盆,又从每天卖两盆凉粉增加到三盆……可好景不长,没过多久,食客急剧减少,最后竟无一人光顾。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失败?现在我明白了,是因为他的贪心。小区内的住户是一个定量,每天的消费也有一个量。如果超过了这个量,也许短期内会带来可观的收效,但从长远看,这无异于自掘后路。不贪心,其实也是一种生存智慧,只是很多时候,我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常常作出错误的判断,其结果,可想而知。
(摘自《杂文报》周礼/文2010年7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