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人们通常会买点当地的土特产等作为礼品。土特产商很少有将新鲜蔬菜作为礼品来卖的。然而磐安县的卢寿锋却瞄准了市场的这个空白,将当地优质的蔬菜包装成礼品卖,并尝到了甜头。
聊天中获得商机
卢寿锋是磐安县一个普通的市民,这些年来,他开过出租车、卖过建材、卖过家具……在不停的职业转换中,他努力寻找一条最适合自己的创业道路。2005年,卢寿锋在磐安县城卖起了当地的特色农产品——油焖香菇、美味蕨菜、山茶油、茶叶等。在经销农产品时,从未种过地的卢寿锋对农业产生了兴趣。当年,他创建了磐安县野菜园蔬菜专业合作社。为了取得更好的收益,除了种香菇、萝卜等大众农产品外,他还引导合作社的社员种起了黄秋葵、迷你小番茄、水果小黄瓜等附加值相对较高的特色蔬菜。“尽管我们种的基本上是新品种,东西好吃,但价格较高,销售不是很好。”卢寿锋说,刚开始几年,合作社的效益并没想象中好。
如何才能打开销路,让特色的东西体现与众不同的价值?一有空,卢寿锋就会和周围的亲朋商讨这件事情。2008年,卢寿锋和农业局有关专家谈到自己的困惑“特色的产品为何买不起好价钱”时,有关专家的“为何不走高端市场”一句话,打开了他的思路。“磐安蔬菜最具特色的是种植的海拔高,绿色、健康,像我们合作社的蔬菜都种在海拔六七百米的山上,而许多到磐安来游玩的游客很喜欢购买磐安的一些农产品送人,我为何不将蔬菜当做礼品卖给他们呢?”经过一番思考,卢寿锋决定将合作社的蔬菜当成礼品卖。
蔬菜礼品受青睐
紫色的茄子、红色和黄色的小番茄、绿色的辣椒、白色的藕和萝卜、青色的葫芦……工人们将这些大小均匀、色泽鲜艳的蔬菜放在白色的塑料托盘里,外面包上保鲜膜,然后放到特制的礼品纸箱里,封上口,装上车……7月23日,笔者见到卢寿锋时,他刚刚往杭州发了400箱礼品蔬菜。这些早上5点多刚从地里采摘来的蔬菜,中午就能上市民的餐桌。“我们可按顾客的需要往礼品箱里装蔬菜,只要你提早一天打电话向我们预订。”卢寿锋说,他们一接到顾客的电话,就会和合作社所属的四个蔬菜基地取得联系,基地就会通知农户在凌晨将蔬菜采摘好送到他这里,然后经过包装,将蔬菜通过邮政配送等渠道送到客户的手里,一般县城内从采摘到送达3个小时内完成,而像杭州、宁波等,一般凌晨采摘,中午送到,一个礼品箱一般装有8个品种的优质蔬菜,重量可按客户需求调整(一般为4公斤),价格为50—70元。这个价格比这些蔬菜单独在市场上零售,至少翻了一番。“最近向我们订购礼品蔬菜的人越来越多,昨天有个客户要的量太大,我们都不敢接。”卢寿锋说,2008年,他刚推出礼品蔬菜时,许多人都觉得蔬菜到处都有,礼品蔬菜价格高,人家不一定会买。“第一年,销量确实很小;第二年,销量增长了不少,但也不多;到了今年,销量一下子增长了很多,不光游客喜欢买一箱带回去,当地及义乌的一些人在走亲访友时,也喜欢拎一箱礼品蔬菜送人。”卢寿锋说,今年他们已销售1万多箱礼品蔬菜。“现在我们的礼品蔬菜主要销往杭州、宁波、上海等地。另外,我们通过旅行社的推介,一些到磐安旅游的外地游客也成了我们重要的客源。”卢寿锋说,下一步,他将带着自己的礼品蔬菜去各地参加农展会,希望更多的人能尝到我们磐安的高山蔬菜。
(吴俊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