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自动取款机下乡应有“农村味”

  在城里已是司空见惯的自动取款机,在乡下却还是“稀罕物”,随着农村金融服务力度的加大,“稀罕物”也开始慢慢在农村生根发芽。但笔者却发现“稀罕物”少了一些“农村味”,有些“水土不服”。
  农村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了,留在家里的大多是老人和妇女。家家都有一张惠农资金信用卡,信用卡大都由老人和妇女使用。不少老人对使用信用卡有一种“恐惧”心理:要么不知道怎么使用,要么不识字根本无法操作,要么总是记不住密码被自动取款机拒绝办理。
  鉴于农村的实情,金融部门一方面要加大对自动取款机使用的宣传,应在自动取款机前做一段时间手把手的现场指导,教出一批人,让他们再去带一批人,慢慢大家就会了;另一方面,自动取款机设计上要入乡随俗,例如,加一个语音提示功能,解决文盲操机的困难;加一个指纹识别系统,解决忘记密码对老人的困扰。
(摘自《农民日报》 朱江/文2010年7月2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