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1版:要闻

浙江大地多一片绿 碳汇就多积累一份

我省建“森林”再出新招

  本报讯 (见习记者 程益新)7月2日,湖州南浔区正式启动了我省首个村企共建森林村庄活动,当地久盛地板、世友木业、永吉木业等企业纷纷慷慨捐资,共筹得资金469万元,计划建造3条森林大道和5个镇级森林村庄。“村企共建森林村庄”即由企业出资,钱统一进入“森林南浔”建设账户,行政村则负责实施绿化建设,这一做法在我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据省林业厅有关人员介绍,如今在浙江,“森林”已与大家密不可分。
扮美家园成了村民的爱好
  村后茂密的山林,村里随处可见的绿树……在永康市花街镇双溪村,你会感觉自己是“隐身”在树林中。村民徐秋云的家就在山脚,200多平方米的空地上种满了雪松、茶花、罗汉松、桂花等花木;村民应安自掏腰包,绿化了村里100多平方米荒地。徐秋云说,如今大家的绿化意识增强,都享受环境带来的那份美好,扮美家园成了村民们共同的爱好。 (下转第2版)
(上接第1版)
  人们生态意识的提高带动了我省森林各项指数的增长。近几年,我省森林面积、森林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方面均屡创佳绩:从1979年到2008年,全省森林面积由343万公顷增加到592万公顷,增长73%;森林蓄积量从7918万立方米增加到20494万立方米,增长1.59倍;森林覆盖率从36.4%提高到60.5%,增加24.1个百分点;人工林面积从104万公顷增加到280万公顷,增长1.69倍。
  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介绍,今后,我省在建设森林生态家园方面要着重抓好生态公益林建设,争取到2015年,重点防护林建设工程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加快森林城市、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努力实现森林进城、上路、入村;推进以松、杉等中幼针叶林为重点的抚育改造,加快大径材、珍贵用材培育。
森林产业“钱”景光明
  近日,以“走进海上名山,体验森林旅游”为主题的2010中国(温州)森林旅游节在乐清雁荡山国家森林公园拉开帷幕。据悉,近年来,我省森林公园累计已投资超过100多亿元,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公园104个,其中国家级35个,2009年全省森林生态旅游业收入达到184亿元,接待旅客7250多万人次。
  除了森林旅游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以外,以大径材、珍贵用材、竹林、特色花木森林生态休闲等产业为重点的生态产业建设在我省流行开来。“去年,我们收了200公斤左右的香榧青果,果实特别大,外观也很美,真的非常高兴。‘香榧南扩’终于成功,缙云也终于有了本地产的香榧。”缙云县春光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邓春光告诉记者,目前香榧苗售价每株10-15元,亩产值4万-5万元,除去成本,亩利润为5000元左右。
  有关专家表示,我省山区经济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农民收入较低,但如果通过科学经营和合理利用,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近亿亩林地,完全能够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等林产品的巨大需求,有力促进山区林农的增收致富、加快山区的发展。
城市中也能建“森林”
  6月30号,影星李连杰在阿里巴巴公司环保宣传活动让杭州都沸腾了,“从6月中旬开始,有车的员工只要在内网以每棵树30元的价格进行认栽,就可获得一个‘乐栽封’,拥有一个免费停车位。”据介绍,阿里巴巴公司将认栽款项将都捐赠给了中国绿化基金会“华夏绿洲助学行动——绿色校园”项目。而颁发第一批“乐栽封”的,正是李连杰。
  如今,在浙江,像阿里巴巴公司这样的环保活动越来越多,特别是每年春季的义务植树,今年,浙江就有1887万名适龄公民参加义务植树,植树超过5660万株。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我省“森林城市”建设已风生水起。宁波鄞州区,今后5年区财政每年都将拿出1亿元专项资金,重点对镇村景观林带、公园建设等给予资金补助,加上镇村配套、企业投入等,该区每年有3亿多元用于建“森林”;绍兴诸暨市,近3年来共投入绿化资金20多亿元,新建和改造绿地422公顷,已初步形成“山水入城、森林嵌城”的森林城市格局。
  业内人士表示,城市中更需要“森林”,各地应通过鼓励和提倡绿地树木认种认养、绿化管护门前“三包”等办法,在全社会营造“关注森林、关注生态、关注林业”的良好氛围,提高义务植树尽责率和覆盖面;要利用我省竹文化、茶文化、花文化等底蕴深厚的优势,打造浙江森林文化品牌;要广泛开展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宣传教育和知识的普及,促进企业、个人积极参与以积累碳汇为目的的造林和森林经营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