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假蜜!”桐庐蜂之语蜂业股份有限公司实验室内,一批颜色清亮的“洋槐蜜”在高科技仪器下,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果葡糖浆或白糖水。“蜂之语”是我省较大的蜂蜜产品经营商,该公司分管原料的副总陈建清说,最近几天,他们连续把数十吨不合格的洋槐蜜、油菜蜜“打回原籍”,这些蜂蜜分别购自河南、山东、安徽、江苏等地。
今年上半年以来,我省多次出现极端性天气——春天里不仅有冰雹雨雪,而且气温骤冷骤热,温差数天达到10℃以上……喜暖的洋槐花、娇嫩的油菜花受不住苦雨、冰霜、酷寒的打击,出现了不开花或零星开放却无花粉的怪象。
杭州蜂农楼大伯在丁桥养了几十箱蜜蜂。他清楚地记得,今年油菜花开时节,才晴了两天,雨一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蜜蜂窝在蜂箱里团团转,他也窝在家里团团转。采不到花粉酿不出蜜,蜜蜂们开始闹饥荒,楼大伯只好不断给它们喂白糖水。
楼大伯的遭遇几乎是广大蜂农的一个缩影,蜜蜂闹饥荒和蜂蜜的减产,成了蜂农今年的普遍难题。
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教授、省蜂业协会理事长胡福良说,今年,不仅杭州人喜欢的洋槐蜜锐减到接近绝收,油菜花蜜也减产了大半,还有荔枝蜜、龙眼蜜等多种蜂蜜,产量纷纷减少。
蜂蜜大量减产成定局,又逢夏季这一蜂蜜销售旺季,导致蜂蜜价格不停地往上蹿。“现在洋槐蜜收购价已涨到每吨2.5万元左右,油菜蜜收购价格每吨涨到9000多元。而在往年,最好的洋槐蜜价格顶多每吨才1万多元,最好的油菜蜜价格每吨才4500元左右。”陈建清眼见今年原料蜜价格疯长,其他收购商纷纷抢货,他也只能随行就市提高了原料收购价格。
而与涨价更让人揪心的是,种种迹象表明,蜂蜜造假趋势正越变越严重。近段时间,陈建清在所收购的油菜蜜里已多次发现白糖水的踪影,“蜂之语”实验室检测所收到的洋槐蜜50%左右系造假。“造假的主要原料是白糖水,还有玉米或大米做成的果葡糖浆。”陈建清说。
有关业内人士给笔者算了一笔“造假账”:白糖最多5000多元一吨,当做蜂蜜卖,能卖到2万多元一吨,造一吨假蜜能赚差价1.5万多元。如此暴利,一些不法分子就动起了歪脑筋。
对此,胡福良教授提醒,今年洋槐蜜几乎绝收,如果市面上出现很便宜的洋槐蜜,很可能为假蜜。消费者购买蜂蜜,一定要购买正规厂家生产、品牌较大的蜂蜜。 (洪慧敏)
【新闻助读】
真假蜂蜜如何鉴别
优质蜂蜜有清香味,入口后回味长;掺假蜂蜜没有花香味,有的假蜜有熬糖味,细品有白糖水味。
真蜜甜香,假蜜无任何气味,掺香料的蜜会有异常香味。
真蜂蜜服下去,嗓子会有一种“锁喉”的感觉,因为蜂蜜里一般会有一些生物碱,会刺激人的嗓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