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农机化

我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已超50%

  2010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日前在广西柳州举行,会议透露,目前我国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经超过50%,农业机械化发展整体跨入中级阶段。
  著名农机化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白人朴教授在出席2010中国农业机械化论坛时发表演讲指出,“十一五”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取得重大进展的五年,是有史以来发展速度最快的五年,成就辉煌。
  白人朴表示,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超过50%,这标志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发生了有史以来机械化生产方式比重首次大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历史巨变,机械化生产方式已经在农业生产中取得主导和支配地位,形成现代农业发展新的物质基础。这个重大转折,意味着农业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先进替代落后、现代改造传统的根本性转变。目前,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已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向前迈进。
  来自本次论坛的数据显示,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我国第一产业劳动生产率已由2000年的每人4146元增长到2009年的每人1.2万元,增幅接近3倍。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及农业生产能力的提高,为我国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作出巨大贡献。 (布 占)
链接:
我国“十一五”农机化成就的五个标志
  著名农机化专家、中国农业大学白人朴教授表示,“十一五”我国农机化取得了辉煌成就,主要有五个标志:一是提前超额实现了规划目标,成效显著;二是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迈上了新台阶,整体跨入了中级阶段,先进地区已向高级阶段迈进;三是耕种收机械化水平跨过50%的历史转折点,这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又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四是实现了农业机械化与农机工业协调发展,互促共进;五是形成了历史上最好的农机化法制、政策和发展环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