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蔬菜育苗

掀起技术革命

两年后,我省蔬菜穴盘育苗将占“半壁江山”

  本报讯 (记者 王美华)作为我省蔬菜瓜果多样化增效核心技术之一的穴盘育苗技术,正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各地“星火燎原”。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蔬菜穴盘育苗技术交流会上获悉,到2012年,全省蔬菜穴盘育苗种植面积将达到可应用面积的50%以上。
蔬菜育苗的技术创新
  蔬菜穴盘育苗正在颠覆传统的营养钵育苗技术。据介绍,目前我省大面积应用的蔬菜营养钵育苗技术,始推广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用于培育长龄大苗,适用于早熟栽培。但人们在生产实践中发现,营养钵育苗有许多不足之处,如,育苗工序复杂,抗灾能力较弱,容易发生根结线虫病、根肿病、枯萎病、青枯病等土传病害和苗期猝倒病,而且,营养钵育苗成苗率相对较低,不适合高价种子育苗,也不适合规模化、商品化和工厂化育苗生产。为此,从2006年起,我省农技部门开始了育苗基质的筛选、播种机选型、穴盘育苗技术等实验工作。2008年起,这一技术在临海西兰花和瑞安番茄育苗上进行大面积应用。2009年,省内部分地区建立了一批蔬菜穴盘育苗示范基地,提高了蔬菜育种的标准化水平。目前,全省全年推广应用穴盘育苗约1.5亿株,面积约8万亩,占育苗总量的5%左右。
应用效果不错
  临海菜农是第一批蔬菜穴盘育苗技术的体验者和见证者。2007年,临海市在“浙江省出口西兰花示范基地”上正式用上了新型穴盘育苗技术。当年10月7日,“罗莎”台风在浙江苍南登陆,西兰花示范基地淹水24小时。正在担心中的菜农却发现,穴盘苗栽培成活率出乎意料地达到了93—95%,比原来的土床苗提高了30%以上,表现出极强的抗涝性。2009年,临海丰达农产品有限公司的穴盘育苗成苗率也高达95%。当地农民心服口服,并将这一技术总结为“四抗、三省、二稳、一增”八个字,即抗大风、抗暴雨、抗涝渍、抗病虫、省苗床、省种子、省人工、稳生育期、稳整齐度、增经济效益。随后,在不断的摸索实践中,农技部门和菜农一起,研发了真空吸附式多工位针式播种机,克服了手工播种效率低的问题,并使播种准确率达到100%。2009年,台州市又研发了播种机配套流水线,配置搅拌机、蛭石覆盖和浇水机,实现水分定量供给,解决了凭经验给基质加水的盲目性,提高了穴盘苗播种技术可靠性和标准化技术水平。
  据省农业厅蔬菜首席专家赵建阳介绍,蔬菜穴盘育苗采用的是商品化全营养育苗基质,穴盘连体多孔,机械化播种等配套设施和技术,目标是培育适龄健康秧苗。这一技术还适用于规模化、商品化和标准化的育苗生产。推广蔬菜穴盘育苗技术,对于提高我省蔬菜品质,增产增效都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