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慈溪市横河镇农业服务总公司、浙江农林大学等单位联合完成的科研项目——“杨梅新品种及高效生态经营技术中试与示范”,专门对杨梅-茶叶、杨梅-柿、杨梅-草等生态栽培模式进行调查测试与评估,结果表明:实施杨梅生态栽培,可有效提高林地湿度、水土保持功能、土壤肥力,改善林相和果实品质,且省工节本。据了解,该项目探索出了4种高效生态栽培模式,其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填补了国内空白。
据悉,该项目与当前国内外同类研究相比,在保持示范基地生物群落的多样性,防止因大面积种植带来的病虫害流行方面具有创新性。示范杨梅园不仅保留了原有的竹、马尾松、枫香、木荷等林木,而且人工种植了桂花、杜英、香樟等树木,把病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不需要施农药。在慈溪,按照高效生态栽培模式生产的杨梅,去年市场价达到了30元/公斤,远远超过全省平均价格12元/公斤,备受消费者喜爱。
该项目经3年的研究与推广,共繁育杨梅优良种苗120万株,实现产值600万元;在慈溪,建立杨梅生态经营栽培示范基地2200亩,推广面积5万亩,精品杨梅的比例从原来的10%提高到了30%,累计增加销售额7080万元;通过推广科学施肥、合理修剪、大小年结果调控等技术,省工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