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2版:文摘

预防人生路上的“逆淘汰”

  我有个大学同学赵刚,平时不爱说话,学习成绩很优异,做事情很踏实,有着与年龄不相符合的沉稳。大学刚毕业,他就进入了上海一家跨国大公司上班,大家都认为此君肯定在职场上前途无量。
  毕业几年后,我去上海出差,抽时间和赵刚聚了一次。吃饭的时候,尽听到赵刚说些公司的绯闻,除了绯闻,赵刚在饭桌上说的最多的就是奋斗。毫不夸张地说,整个吃饭期间,他像喊口号似地念叨“奋斗”差不多有三十次。
  问及工作,赵刚早就不在那家跨国大公司干了,现在是在同行业的一家规模较小的公司干,工资连在大公司试用的时候都赶不上。我问他:“赵刚,你在上海住哪?”“自己租的房子,和一个堂哥、一个表弟,还有一个老乡住在一起,我们四个人平摊房租。其实,合租挺有意思的,热闹!能在一起打牌、喝酒,侃大山,吹牛皮。”我采取迂回战术,小心翼翼地套出了这几个合租房亲戚、老乡的基本情况。他们均是初中没有毕业就闯荡大上海,打各种零工,甚至一个表弟还偷偷地搞过一阵传销。
  人力资源师培训教材里有“逆淘汰”这个专业术语,就是眼看企业走下坡路了,有本事的员工早早地另谋高就,而能力不行的只得在单位里继续煎熬下去。现在的赵刚也是像一些走下坡路的公司一样处于“逆淘汰”:只是公司“逆淘汰”的是人才,赵刚“逆淘汰”的是优秀品质。
  时刻反省自己的言行,不让自己的优点被身边的人所侵蚀。优秀品质不被“逆淘汰”的人,才能走向成功的彼岸。
(摘自《人生与伴侣》2010年6月上 游本章/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