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我省有30万余考生参加高考,考生人数比去年减少7%。目前已落实核定的普通高校在浙计划招生24.22万余名,比去年略有所减,但今年高考平均录取率仍将超过80%。另有高职(单考单招)考生2.73万余名,录取率比去年明显提高,基本与普通高考持平。
高考结束后,随之而来的是分数查询、志愿填报。有人把志愿填报比作第二次高考,因为志愿填报合适,就相当于给高考加了分,以“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作为投档“硬道理”的高考平行志愿尤其如此。那么,如何有效、合理地填报志愿呢?下面请专家为我们讲解其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供参考。
理性避免“四大误区”
我省新课改高考已进入第二年。从去年的情况看,平行志愿得到了多数高考专家和社会的认同。平行志愿可以提高投档率,但不等于提高了录取率;可以减缓填报志愿风险,但不可能杜绝风险。为减少风险,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避免“四大误区”:
误区一:片面追逐“热门”院校、专业以及浓郁的地域情结。
策略:实力与兴趣有机结合。成绩是关键,对于多数成绩一般或处于劣势的考生来说,挤“热门”而造成落榜,这是不足取的。更何况,“热门”与“冷门”是相对的。招生时“冷门”、就业时“热门”,现在“冷门”、几年后“热门”的现象,屡见不鲜。
误区二:填报的志愿没有梯度。
策略:合理布局、优化方案。绝对高分段考生填报A志愿特别要慎重;中分段考生要稳字当头,也可以退为进冲一冲,但5个平行志愿中至少要有3个层次的梯度;虽然上了线但成绩处于下游的低分段考生,可争取留在相对较稳妥的高校,至少要有3个相对保守一点的志愿。不少高校在具体专业录取中,往往不实行平行志愿,不同专业间会有分数级差要求,对此要特别注意梯度。
误区三:误读信息,人云也云。
策略:建议从正规渠道了解公布的各项政策和各类信息。新课改高考填报志愿往往要参照高考总分名次号,但一般大家掌握的考生名次号往往只是单个批次内的名次号,这与2008年及以前的名次号(各批的累计名次号)完全不同。对此,考生和家长应特别注意,否则不具有可比性。
误区四:缺乏理性,家长包干。
策略:理性选择,实事求是。在填报志愿时,要综合考虑高考名次号、具体专业对身体素质的要求、经济状况等,特别是填报收费较高的院校和专业志愿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家长要尊重考生本人意愿,避免包干;另外,各批次志愿均有不同选项,虽不表示每项都必须填满,但需注意的是,如果志愿有一项空白,就意味着放弃了一次机会。
(作者系省教育考试院专家鲍夏超)
平行志愿填报的四项原则
熟悉政策是基础。最好能全面掌握教育部、省教育厅、省教育考试院及高等学校的招生政策。如果条件不允许,则至少要了解省教育考试院的志愿设置和投档规则、有关高校的录取规则。
今年我省文理科每个批次均设置A、B、C、D、E共5个平行志愿(平行一志愿)。根据平行志愿录取情况,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进行征求志愿(平行二志愿)。对平行志愿和征求志愿投档录取后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专业,视情进行降分征求志愿(平行三志愿),降分征求志愿另再增设院校服从志愿。值得一提的是,艺术类第一批、文理科各批的提前录取院校仍为传统志愿。
不同高校对进档考生的录取可能采用不同的规则。考生除了要注意限报条件外,要特别了解相关院校的专业录取规则。有的学校实行“专业清”(专业志愿在前者先录取),有的学校实行“分数清”(高考总分高者先录取),还有的学校实行“专业级差”(总分减去专业级差分后的等效成绩高者先录取)录取规则。
科学定位是关键。从近几年的招生情况看,我省第一批招生院校约180所、第二批约700所、第三批约600所。由于每一轮每个考生只能填报5所院校,因此,找准定位,快速选出与自己分数“门当户对”的院校是很关键的。下面介绍一种简单的方法,供考生及其家长参考。首先根据考试院提供的成绩单,计算出自己的高考成绩与今年该批次省控线的差值,用ME表示。其次根据2009年各高校的录取统计数据(可查询《2010年高校报考指南》),求出各院校的录取最高分、最低分与省控线之间的差值(分别用MAX、MIN表示)。再次用“MIN≤ME≤MAX”的规则(必要时可放大为MIN-10≤ME≤MAX+10,或缩小为MIN-10≤ME≤MIN+10)筛选出与自己“门当户对”的院校,一般控制在20-30所高校。
因人制宜是策略。在筛选出来的20-30所“门当户对”院校中,综合考虑学校声誉、地理位置、教学条件、毕业生就业、办学特色及其与自己兴趣相关性等因素,挑出10所左右自己喜欢的院校。通过听、看、问等途径,综合考察,并按自己的喜欢程度进行排序,最喜欢的排在最前面。
根据考察结果,结合个人实际,可分别按“A冲BC稳DE保险”、“A冲BCD稳E保险”或“AB冲CD稳E保险”等策略排出5个平行志愿院校。总的来说,在5个平行志愿中,至少有一个可以用来“冲一冲”,至少留一个作为“保险”。但要注意,5个平行志愿平行但不平等,一定要慎重考虑志愿顺序。鉴于我省各批平行志愿及征求志愿均实行一轮投档,考虑到退档风险,如果没有把握被录取,则A、B、C志愿尽量不要填报投档比例高(如1:1.2)且无扩招可能的院校,否则一旦被退档,后面的志愿同时作废。
皆大欢喜是目的。志愿填报不能只考虑是否能投进档案,还要看是否能录取到自己满意的院校和专业,更要看未来的发展,如就业、考研、出国、转学、转专业等机会。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基础学科与专业的师资力量较强,热门专业、新办专业的师资相对较弱。但每个高校都有其优势、特色学科与专业,如果条件允许,最好能选择高校的优势、特色专业。(作者系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生处处长、招生办主任吕金海)
相关链接:
今年我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是分类分批划定并公布分数线、分批填报志愿、分批录取。志愿实行网上填报,“浙江教育考试”网为唯一填报志愿的网站,网址为:www.zjzs.net。
文理科第一批及第一批的提前录取院校,艺术、体育类本科,高职单考单招的院校同时填报志愿,网上填报时间为6月26日至6月27日。今年开始,网上志愿填报后不再进行现场确认。
文理科第二批和艺术、体育类专科同时填报志愿,文理科第三批单独填报,具体填报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公布。
各批视情征求志愿与降分征求志愿的填报时间由省教育考试院公布。
已填报自主选拔、艺术特长生院校志愿但又放弃的考生,该批只能通过填报征求志愿参加录取。
平行志愿、征求志愿和降分征求志愿网上填报时间截止后一律不得改动。因考生本人填报志愿失误造成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责任。
(本版稿件据浙江在线、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