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我省畜产品安全供沪

  通讯员 丁巧丽 本报记者 陈小平
  上海世博会开幕已有一个多月,我省供沪畜产品未发生任何质量安全事件,畜产品安全供沪初战告捷。记者近日就此走访了省畜牧兽医局,探访浙江畜牧人为世博食品安全所做的努力。
  据统计,上海世博会开幕以来,截至5月底,我省供沪生猪4610头、猪白胴98225头、猪产品495.42吨;牛白胴4681头;活鸡16580羽、鹌鹑20万只、其它禽类产品合计21.8吨,供沪动物及动物产品来自嘉兴、杭州、金华、衢州、绍兴、宁波、湖州7个市的19家企业,全部实现安全供应,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件。
  据了解,为保障上海世博会期间我省畜产品安全供沪,省畜牧兽医局成立了由局长担任组长的动物卫生和畜产品安全监管领导小组,全省有供沪备案动物及动物产品生产单位的市、县,也全部按要求建立了领导小组,做到人员责任到位、监督检查到位、检疫检测到位、应急准备到位。52家世博期间供沪备案企业与所在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全部签订了责任书。
  4月份以来,在配合农业部相关检查的同时,省畜牧兽医局还联合市、县畜牧兽医部门,开展了高频度的拉网式抽检,对各个供沪基地进行反复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在加强养殖环节监管的同时,我省还强化了对生猪屠宰企业调入猪源的监管。我省供沪生猪屠宰企业虽只有5家,但其收购猪源涉及省内外1700家基地。省畜牧兽医局将供沪生猪屠宰企业调入猪源列为监管的重中之重,明确要求省内猪源由产地、接收地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共同审查核实,省外猪源必须来自经上海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备案的供沪基地。
  上海世博会开幕后,省畜牧兽医局又召集嘉兴市青莲食品公司等5家供沪生猪屠宰企业及所在地市、县(市、区)畜牧兽医局负责人,就有关供沪情况进行交流讨论和总结分析,要求严控猪源基地,强化出县境生猪兴奋剂残留检测力度,屠宰企业检测比率由5%提高到10%,实行场户批检,肉牛每头必检,供沪企业加强自律,公平竞争,共同把好猪源关。
  省畜牧兽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世博会时间跨度长,我省畜产品安全供沪虽然开局良好,但今后的监管任务仍然很重,丝毫不敢懈怠。下一阶段,该局将在统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和畜牧业三项整治等工作的同时,继续强化供沪畜产品安全各项监管措施落实,严格检疫签证,严格调入动物备案,加强畜牧业投入品使用监管,加大巡查力度,组织对供沪基地的监督抽检,力争实现“两个确保”的目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