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德
清邮政局乡邮员
李国
民
本
报
记
者
陈小平
实习生
葛雯斐
“80后”,一些人认为是“最没责任心的一代”,然而,在德清县邮政局,“80后”的李国民,他不怕苦、不怕累,认真做好每一份邮件的投递工作,为乡亲们架起了一座信息的桥梁,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80后”不是人们想像的那样。近日记者走近了这位普通的乡邮员。
记者:乡邮员不管刮风下雨,每天很早就要出发,重复着单一的工作,且工资又不高,“80后”的你,可以有很多更好的选择,为什么偏偏选择这项工作?
李国民:当乡邮员,不是不觉得苦和累,关键是我能从这些辛苦劳累中品尝到甘甜。乡邮员的工作,其实也不像看起来这么单调、无趣。就说我这条线路上,总长70多公里,1万多个用户。哪家住什么地方,有几口人;哪家的孩子在外面读书;哪家有谁在外地打工,我都很清楚。村民们也待我很好,对我的工作很支持,我一个人能替1万多人服务,这让我觉得很自豪,也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份工作。
记者:在投递过程中,你觉得那些事情特别辛苦?那些事情又让你特别开心?
李国民:其实,辛苦和开心是分不开的。像投递高考录取通知书,很多孩子平时跟着父母住在城里,录取通知书上的地址又常常是农村老家的,这就很难找到签收人。虽然按规定,这样的信可退回去,但孩子们考上大学不容易,不能因为投递工作不到位而误了他们的终身大事。所以我都会想方设法及时把通知书送到他们手里。这样虽然要花大量的精力,但看到他们拿到通知书时的喜悦,我也会由衷地开心,所有的付出也就不觉得辛苦了。现在很多自然村都合并成一个行政村,这也给投递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像宝塔山村北乔址自然村的杨国良,他收订地址只写了宝塔山村,而宝塔山村有15个自然村,我问了很多村民才找到他。当我第一次把报纸送到他家时,他激动地握着我的手说:“以前是投递员跟村委会协商好,让村委会转送的,报纸经常缺失,有时候自己去拿,但离村委会比较远,很不方便,现在给我送来了,真的非常感谢。”
记者:你每天都去送报,接触村民的机会很多,你会向他们推荐订阅一些报刊吗?哪些报纸比较受欢迎?
李国民:我投递的片区多是山丘和湿地,有很多种养殖户,他们最缺的就是技术和信息,我就介绍他们订阅一些涉农类报刊。我的投递线上今年一共订了80多份报纸,现在村民们读报用报的积极性都很高,这几年也取得了一些成效。像云岫村的很多草莓种植户,就是从这些报刊上学到如何提高草莓的口感、延长采摘等技术的。许多村委会也发现了订报的好处,开始订涉农类报纸,供农户们学习交流。
NO.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