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经

小小枇杷成为“潜力股”

  “淮山侧畔楚江阴,五月枇杷正满林”,这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描绘江南枇杷成熟时节美丽景色的诗句。眼下,又到了采枇杷、尝枇杷的大好时节,传统名果枇杷会有怎样的表现——
本报记者 王美华
一元钱买不到一颗本地枇杷
  家住杭州南肖埠的李大妈特别爱吃枇杷,尤其喜欢塘栖枇杷。好不容易等到枇杷上市,可昨天,她到水果店一看,“塘栖枇杷23.6元/公斤”,觉得有点下不了手。
  记者从杭州果品批发市场了解到,本地枇杷上市没几天,数量也不多。目前,统货批发价10多元一公斤,但一些品牌枇杷价格特别高,一公斤卖到40-50元。按1公斤20颗计算,一颗枇杷的价格超过1元钱。据市场负责人石新友分析,尽管今年本地枇杷减产,福建枇杷已经落市,但安徽等地的枇杷会进入浙江市场,上市量总体不会少。不过,从口感上来说,消费者还是倾向于本地枇杷,所以,今年本地枇杷的总体价格还是会维持在高位,平均价格比去年有所提高。
  杭州是我省的枇杷主产区之一,以余杭、淳安和建德种植量较大。记者从杭州市农业局了解到,今年该市的枇杷产量预计比去年减少30%左右,但让果农高兴的是价格涨了不少,其中,品质较好的白砂和大红袍枇杷,每公斤均价分别为20元和12元左右,比去年各提高67%和50%,其它品种的价格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
痛快尝鲜还要等等
  宁海县一市镇的叶小永手下有600亩枇杷园,种的都是白枇杷。往年这个时候是他最忙碌的时候,可是,今年叶小永却显得有点清闲。他告诉记者,由于三四月份的低温影响,枇杷成熟推迟了一星期左右,今天才刚刚动手开采。他说,今年的冻害对种在山上的枇杷有点影响,由于采取了一些防冻措施,产量与去年相差无几,但周围果农的情况比他差多了。至于枇杷行情,叶小永显得挺乐观。他说:“去年平均收购价15元一公斤,今年估计会提高20%左右。”
  宁海的白枇杷向来有名,可以与塘栖枇杷媲美。据该县农林局林特站负责人介绍,该县共有枇杷面积1万余亩,常年产量近1万吨,产值6000多万元。由于宁海的枇杷大部分种在山地上,所以,这次低温冻害比较严重,估计减产幅度在30%以上。省农业厅水果首席专家孙钧告诉记者,一般来说,我省最早上市的枇杷产地大部分在温州、丽水等地,个别地方用设施栽培,促早上市,会比常规提早20来天。但今年由于受低温阴雨影响,各地的枇杷成熟期都比往年推迟,短的三四天,长的10天、半月,大部分在五月底六月初上市。
传统名果添新魅力
“千呼万唤始出来”的地产枇杷,有人称其为“果种之黄”,它也是我省的传统名果。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目前我省枇杷种植面积在16万亩左右,居全国第三。主产地分布在黄岩的路桥、温州的乐清、丽水的莲都、金华的兰溪、杭州的淳安和余杭、湖州的德清和宁波的宁海等地。去年,全省共产枇杷6万吨,产值3亿多元。主栽枇杷品种为大红袍、软条白砂、洛阳青和宁海白等。近年来,温州等地还从福建引进“早钟6号”新品种,成熟早,品质也不错。据孙钧介绍,枇杷味道鲜美,且上市时间短,前后总共半个月左右。虽然是小水果,但枇杷的经济效益一直不错,平均价格在每公斤5元左右,相对其他水果来说,它具有绝对的效益优势。品质好的枇杷收购价高达三四十元一公斤。去年,宁海白枇杷一礼盒12个枇杷卖到120元,也就是说要10元钱一个。
  据悉,本地产的枇杷主要销往省内市场。除了鲜食,黄岩等地还将枇杷制成罐头食品销往国内外市场。尽管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近几年来,我省各地还是卯足了劲做深做透枇杷文章,杭州的余杭塘栖、宁海的九龙山庄、黄岩的屿头、象山的鹤浦和新桥、德清的雷甸和慈溪的戚家山庄等地,都把枇杷采摘游搞得有声有色,还上网吆喝,扩大影响。玉环县干江“老爸果园”种的是大棚枇杷,今年五月初就接待了大批采摘游的市民。三天小长假,“老爸果园”的草莓大棚和枇杷大棚共接待游客8000多人,其中,销售枇杷4000多公斤。
  声名远扬的余杭塘栖枇杷节则是一届比一届“大牌”,今年,主办方还组织了2010世纪旅游小姐国际大赛暨中国杭州塘栖枇杷小姐大赛、风情小镇一日游、寻找塘栖最美丽风景摄影比赛、塘栖枇杷展销一条街、塘栖美食一条街、蚕桑丝织文化展、农事农活大比拼等一系列好吃、好看、好参与的专题活动。
  余杭区塘栖镇1.5万亩优质枇杷园已全面开采,总产量达4000吨左右,与去年基本持平。正宗塘栖枇杷上市,要经过专业合作社统一包装,贴合作社标志、塘栖牌商标、枇杷原产地域标志、国家地理标志。这样一来,它在消费者眼里的身价更高了。
枇杷是只“潜力股”
  尽管枇杷种植在我省有着悠久的历史,但枇杷的文章还可以做得更深更透。孙钧认为,除了品牌效应,枇杷产业还应着力于品质的提升,这方面应该说很有潜力。塘栖枇杷久负盛名,但从它的外形、品质上还存在着瑕疵,比如麻点、果型小、果核大、剥皮难,这些方面都有待改良和提高。对此,淳安县已经进行了很好的实践,通过实施“培育千元枇杷树,追求万元亩产值,打造亿元枇杷业”工程,使淳安枇杷成了“后起之秀”。如今,鲜甜细腻的淳安枇杷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它的某些品质已经超越了“塘栖枇杷”。据淳安县农业局有关人士介绍,去年,他们的“千农园”红袍枇杷、软条白砂枇杷捧回了“太湖东山杯”全国十大优质枇杷称号。就连“枇杷大哥”——余杭塘栖枇杷老区的采购商也纷纷到千岛湖收购枇杷。这几天,少量上市的白枇杷零售价卖到了30元/公斤。
  据了解,除了淳安,我省适宜种植优质枇杷的地方还有不少。华中农大教授、中国枇杷标准制定者、我国枇杷权威专家蔡礼鸿教授介绍,像白枇杷,种植的环境要求相当高,其全国总量不到1万吨。很多地方的优质白枇杷都已经卖到60元/公斤,而且还供不应求。像丽水的莲都、杭州的淳安等地气候土壤、光热条件都非常适宜优质枇杷生产,尤其是日夜温差大,有利枇杷糖分积累、外观着色和口味的提高。
  孙钧认为,提升枇杷品质除了种植环境优越,培育管理也相当有讲究,包括品种改良和引进、标准化种植、改善基础设施等。在发展新区的同时,要挖掘老区的生产潜力,使枇杷的适口性更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