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版:浙江海洋与渔业

对虾养殖,转型升级快“翻身”

  本报讯 (通讯员 黄银凤 林松国 周鹿)近日,笔者走进舟山市定海区长白乡大满养殖场,大大小小67只虾塘已全部完成了清淤工作,天气转暖即可放苗。场中央的3个大棚内,3月份放养的300万尾虾苗已经长到了3厘米,只只活蹦乱跳。看到这样的场面,谁也不会想到,就在去年11月,一场寒流几乎将养殖场摧毁,让场长傅学军亏损了300多万元。
  傅学军告诉笔者,因为是露天养殖,急降的气温让他养的虾一夜之间全部冻死,而定海其他养殖户养在大棚里的虾都安然无恙,卖了高价。所以一收拾完残局,傅学军就筹资300万元,建起了20亩大棚。看到如今长势良好的虾苗,傅学军的心情特别好:“已有外地客户来询问大棚虾是不是可以起捕了。”
  今年,傅学军还注册了农民信箱,要在网上打响品牌,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市场如天气,一样的变幻莫测、捉摸不透。我今年又投资建了100吨左右的冷库,以防不时之需。”傅学军说,去年损失那么大,天气恶劣、货运不出去也是主要原因。今年有了小冷库,一旦遭遇连续的恶劣天气,就可以暂作储存,减少损失。
  现在,傅学军还打算做烤虾加工,以延长对虾的产业链,增加效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