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1版:瓜菜种业世界

活力种业助瓜菜产业转型升级

  本报记者陈小平
  一粒种子,可以改变一个世界;遍地良种,才有满园瓜菜飘香。我省的瓜菜产业,以全国第12位的产量,创造了全国第4位的出口额,产值雄踞我省种植业首位,成为农民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开始了转型升级的新征程。瓜菜产业快速发展的背后,作为核心推动力之一,瓜菜种业功不可没。
瓜菜产业展现新前景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十一五”期间,我省紧紧围绕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积极打造长三角蔬菜区域性主产区的目标,全省瓜菜产业呈现“前快后稳”的发展态势,基本完成了从保障城镇居民蔬菜供应向增加菜农收入、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转变,从注重量的扩张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提高转变,在促进农民就业和提高收入、保障蔬菜有效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去年,我省蔬菜瓜果播种面积1093万亩,总产量2085万吨,产值310.15亿元,占全省种植业产值35.3%;出口蔬菜加工原料150余万吨,出口蔬菜创汇额达2.43亿美元,居全国第4位。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省两个蔬菜特色优势产业带(注:浙北和浙东南沿江沿海鲜菜、加工和出口蔬菜产业带,浙中、浙西南高山蔬菜和特色蔬菜产业带)基本建成,覆盖杭州、宁波、温州三市市郊和42个县(市、区),蔬菜年种植面积844万亩,占全省蔬菜种植面积的83%;蔬菜年总产量1511万吨,占全省蔬菜年总产量的83.4%。全省设施蔬菜面积达到127万亩,山地蔬菜面积突破150万亩,产值50亿元以上,初步形成了一大批特色鲜明、品种集中、规模较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培育了一批蔬菜特色优势品牌,榨菜、茭白、花菜、西兰花等特色品种成为全国区域性重点产区。
  与此同时,蔬菜种植产业化、组织化水平明显提升,陆续培育了一大批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和生产加工型龙头企业,如瑞安梅屿番茄合作社、临海上盘西兰花合作社、仙居广度山蔬菜合作社等蔬菜专业合作社;海通集团食品有限公司、中大新迪食品有限公司、金华爱斯曼食品有限公司、浙江银河食品有限公司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涌现出了平湖凯宇食品有限公司、衢州市龙印农产品配送公司等一批蔬菜配送企业。余姚、海宁榨菜,石梁、天目山、武阳仙露、山啦、富顶等一大批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和影响力的蔬菜地域品牌、证明商标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余姚榨菜、萧山萝卜干还分别获得了国家原产地标记证明。在保障本省市场供应的同时,我省蔬菜还供应了上海和苏南等地市场,为长三角蔬菜市场供应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瓜菜种业实现新发展
  种子是特殊的农业生产资料,是决定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内在因子。“十五”以来,我省深入实施瓜果菜等种子种苗工程,有效提高了蔬菜瓜果种子生产基地的设施条件,为蔬菜瓜果产业的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和基础。
  种子管理体制改革后,我省种子企业全部实现政企、事企脱钩,以勿忘农、宁波市种子有限公司、浙江农科种业等为代表的骨干种子企业加快发展。目前,全省130余家注册种子企业中,有90%以上从事蔬菜种子引进和经营推广业务,涌现出了温州神鹿种业、杭州三雄种苗公司等一批专门从事瓜菜品种育、繁、推、销一体化的民营企业,这些企业机制灵活,市场反应快速,引领浙江瓜菜种业蓬勃发展。去年,我省蔬菜种子销售数量达到215万公斤,经营额达到9700万元,约占全省种子销售额的四分之一。
  在销售数量快速增长的同时,瓜菜种子还在我省优化瓜菜品种结构,提升瓜菜品质上屡建奇功,为推动我省蔬菜产业快速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全省10多家省、市级农业科研机构和一些优势种子企业通力合作,在豇豆、番茄、花椰菜、大白菜、辣椒等作物品种选育上曾有较强优势,先后自主育成“早熟5号”大白菜、“弄口早椒”辣椒、“之豇28-2”豇豆等一批优良蔬菜品种,在全省乃至全国大面积推广。
  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省科研和种子企业合计育成瓜菜新品种近100个,引进了以色列番茄、西兰花等一大批国内外优良品种,为我省瓜菜产业向设施蔬菜、出口加工蔬菜和山地蔬菜发展提供了品种保障。
瓜菜种业提升谋求新突破
  良种在我省瓜菜产业发展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总体来说,目前我省瓜菜种业仍相对偏弱,新品种选育缓慢,突破性品种较少,不少作物对进口品种依赖偏大;育种科研和种子企业各自为战,互动较少,育、繁、推、销脱节;瓜菜新品种推广体系不强,能力相对偏弱,等等,已成为影响和制约我省瓜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记者从省农业厅有关部门了解到,为突破瓶颈,发展壮大蔬菜瓜果种子产业,夯实瓜菜产业发展根基,根据我省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的总体部署,将开展蔬菜瓜果产业种子种苗创新平台建设,以加快优良品种选育和推广应用,引领我省蔬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按照“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科研支撑、多方协作”的原则,有关部门将大力开展种业“四大平台”建设,即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平台、品种选育和推广创新平台、主推品种展示示范平台和种子种苗展销平台的建设,将着力摸清全省种植资源的分布、现状及利用价值等信息,进行分类保护。普查收集到的数据信息,将构建资源信息库。同时,建立资源共享机制,使种质资源获得最大程度的利用。我省还将组建由瓜菜种子生产、科研、推广技术人员共同参与的蔬菜品种研发、推广和集成技术研究团队,逐步完善省、市、县、乡(镇)、村五级主推品种展示示范网络体系。
  为此,我省将继续大力实施种子种苗工程。从今年开始,将在全省建设一批优势蔬菜作物品种展示示范园和示范基地,扩大优良品种的辐射面和带动力,提高良种在蔬菜增产增收中的贡献率;将重点支持品种、技术、模式和设施集成技术研究的项目,实施瓜蔬品种研发、推广和经营一体化育种专项;大力扶持种子企业开展育种创新,吸引各类主体参与种子产业创业,促进研发、推广和经营三大体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实现瓜菜种子育繁销一体化。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