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刘绍翔 雍昕)在第二十个全国助残日期间,台州市组织农技人员到农村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残疾人种养户家中展开咨询、培训等服务活动,开展科技助残。
近年来,台州市持续实施低收入残疾户增收计划。目前,全市已建立特色种养业、来料加工业、“农家乐”休闲旅游业等各类残疾人扶贫基地85个,安置812名残疾人就业,辐射带动3602名残疾人增收。如仙居仙绿土鸡蛋合作社和温岭坞根草鸡合作社,采取“免费发放小鸡、保价回收鸡蛋”的做法,帮助低收入残疾人农户增收。
笔者了解到,今年,台州市将大力推广“基地+残疾人农户”的扶贫方式,以省、市两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为龙头,采取向残疾人农户免费赠送种子种苗、劳务入股、信息服务等形式,发展适合残疾人特点的畜禽养殖、农产品种植及加工等项目。同时,采取项目补助、小额贷款贴息、基地补助等方式,进一步提高残疾人创业增收的有效性。
绍兴:请保洁公司给村子当“管家”
本报讯 (通讯员 竺逸超)近日,绍兴县出台政策,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保洁机制,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全覆盖,全面治理农村“脏乱差”现象。
据了解,绍兴县按照“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要求处理农村垃圾,各村都配备了保洁员队伍,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还实行了以奖代补的政策,但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保洁员队伍,聘用的多是本村村民,考核机制难落实,不便于监督。为此,绍兴县今年开始探索市场化运作,聘外地保洁公司来做“管家”,今年计划对钱清、安昌和夏履3个镇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完成市场化试点工作。
绍兴县力争通过两到三年的努力,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70%以上,其中农村重要饮用水源地及一些江河流域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