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近日,中央、省级有关媒体对丽水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相继作了报道。
  《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林权抵押贷款使浙江“山林”撬活农民融资难》的文章。长期以来,丽水很多山区农民守着“金山银山”和“青山绿水”,过的却是穷日子。文章引用了丽水市委书记陈荣高的一段话:“2008年,丽水市农村危旧房总户数为134671户,占全市总户数的22.24%。2009年,丽水市把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作为保增长、保民生的战略工程来抓,共启动旧村改造242个,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51507户,完成年度计划的103%,这其中林权抵押贷款立了大功。”
  文章说:“在丽水,林权抵押贷款有的被林农用于发展林竹加工业、兴办农家乐,有的被用于“走出去”创业。目前,丽水市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超市的就有10万多人,其中相当一部分人的创业资金来自林权抵押贷款。在林权抵押贷款的强力助推下,2009年,丽水市农民人均林业纯收入达到2116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7.1%,丽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2.9%,增幅居全省首位。”
  《中国绿色时报》发表了题为《“林权IC卡”:金融林改合力兴“三农”》的文章。文章说,丽水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之举是实行“林权IC卡”。该市大力倡导和推进资产评估、信用等级评定、授信额度评定“三联评”,联保贷款、林权抵押、农房抵押“三联动”,政府、银行、农户“三联手”,把农户林权信息全部上网,真正让丽水的青山绿水变成了“绿色银行”,让活树变成了活钱,让林地资源变成了林地资本。
  《浙江日报》在一版也发表文章说,走在全国林权改革前列的丽水市,最近又推出创新之举:生态公益林可以抵押贷款,为林农提供更多创业资金。
  丽水市有1100万亩生态公益林,按每亩1000元进行抵押贷款,林农可获得100多亿元贷款。据统计,到3月底,丽水市发放林权抵押贷款2.6万户,贷款金额10.1亿多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