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3版:产经

养獭兔,今年有“戏”

  桐乡市银海獭兔专业合作社存栏有2000只种兔,这样的数量在当地也算得上是上规模的了。可最近,合作社负责人冯亚仙“胃口”又增大了,准备到7月份再购买500只种兔来配种。“去年9月中旬起,獭兔的价格逐渐走高,按现在形势看,今年冬天獭兔价格还会涨。”毫无疑问,獭兔行情的陡然上升是促使养殖场(户)“招兵买马”的主要动力。
獭兔售价一路走高
  一只2公斤至2.5公斤的獭兔,去年的销售价格为45元至50元。而到了今年年初,同样大小的獭兔售价高达70元。“2008年遭遇金融危机,全国三分之二的小型养兔场都倒闭了,谁会想到去年的销售行情会这么好。”冯亚仙说,合作社以桐乡市北极熊裘皮有限公司为依托,实行“公司+合作兔场+农户”的经营模式,目前存栏商品獭兔3.6万余只。按现在的价格,每只能赚35元钱。这样的行情给合作社的兔农增加了信心。“天气逐渐炎热,獭兔吃得少,毛皮质量也略差些。到了下半年,獭兔的质量会好些,价格也更高。”
  位于杭州市余杭区仓前镇的姚加铃兔子养殖场,去年10月份就不接订单了。“服装厂都是在秋季进货。去年10月,订单突然来得很猛,獭兔一下子卖光了。”负责人姚加铃说。
  姚加铃的养殖场能养殖1万多只兔子,按照一只兔子一年繁殖五六次计算,产量能达5万只以上。目前,该养殖场的兔子中,80%是獭兔。“獭兔不仅皮毛能卖钱,兔肉口感也好,售价跟肉兔不相上下。”姚加铃说,今年打算将獭兔饲养量增加一倍,应对供不应求的局面。
市场需求助推行情
  记者从中国畜牧业协会兔业分会常务理事钟利民处了解到,目前,我省兔子养殖量在1000多万只左右,其中獭兔占了一半,并以宁波、桐乡、台州等地为主产地。獭兔价格经过长达三年多的徘徊,从去年12月份起迅速上涨。“獭兔价格回升和去年冬天天气寒冷、全国饲养量减少都有关系。”钟利民分析道,去年冬天,我国北方和俄罗斯等地的天气特别寒冷,水貂皮、獭兔皮的需求急剧上升。而去年獭兔饲养量却较2007年减少了20%,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也在渐渐减弱,獭兔皮衣制品出口数量也有大量增加,推动了獭兔价格上涨。
  据省畜牧兽医局分析报告显示,随着全国范围内獭兔饲养量的减少,獭兔皮价格从去年9月份开始上涨,到11月上旬涨至每张40-42元,下旬又快速涨至每张55元。按照目前行情,质量较好的统皮已达60元一张,部分皮张更是高达70元,每只獭兔平均盈利20-50元。
价格涨了,发展也要理性
“现在这个价格是最合理的价格。”有专家分析,现在养獭兔的利润空间最理性。如果持续疯狂上涨,会导致价格大起大落,这对养殖户来说是一种风险。
  当前獭兔行情的利好消息,会不会引起养殖场(户)一哄而上盲目增养呢?钟利民认为,今年我省獭兔养殖量不会增加太多,一方面,由于受前几年獭兔价格低迷的影响,不少人对投资獭兔养殖信心还不是很足,所以,当前新增养殖户不是很多。另一方面,獭兔养殖投资较大,即使卖价再好也不敢贸然投资。钟利民同时提醒广大獭兔养殖户,一定要先找市场,然后引进良种,最好与龙头企业挂起钩来,走订单养殖的路子。养殖獭兔时,尤其要注重营养,适当补充蛋白质、氨基酸,这样獭兔的皮毛会长而浓密,才能卖出好价钱。
【编后】
  特种养殖是一项高风险与高利润并存的产业,獭兔养殖当属其中的典型代表。上世纪90年代初,临海、玉环、德清等地开始规模化獭兔养殖,现在全省的养殖面更广了,兔皮价格也从最初的十几元涨到如今的四五十元。尽管不少养殖场(户)不同程度地尝到了獭兔的甜头,但行情的大起大落,也导致不少养殖者血本无归。目前獭兔行情的高涨,市场需求是主因,但也难免会有一些炒作因素的推动。因此,广大养殖户在投资獭兔养殖或扩大规模之前,一定要及时关注市场动态,考虑到一些非理性波动因素,慎之又慎。同时,为了提高獭兔养殖效益,养殖户要精于管理,生产优质皮毛,实现优质优价。另外,要注重综合利用,开发附加产品,提高经济效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