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防灾减灾特刊

异常天气,如何应对?

  •   近年来,异常天气频发,2008年的雨雪灾害、今年的西南大旱,都给生产生活造成了巨大损失。“靠天吃饭”的农业,在冰雹、寒潮、干旱的频繁“光顾”下,伤痕累累。农业生产,该如何来应对这些异常天气?
    冰雹: 应对措施有不少
      冰雹是春夏季节一种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灾害性天气。冰雹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固体降水,一般像黄豆粒大小,但偶尔也有像乒乓球甚至鸡蛋大小的。虽然说“雹打一条线”,持续时间也不长,可来势猛,强度大,还常常伴随着狂风暴雨,会给局部地区农业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颗粒无收。那么,如何预测冰雹和预防冰雹呢?
      采取有利的农业技术措施预防冰雹。根据冰雹出现的季节,使作物收获躲过冰雹的危害。如收获期的小麦易受雹灾,在种植措施上,应考虑适时早播,或种植早熟品种,使之提前收获,躲过降雹季节。当采取此种措施仍不能避免受害时,则要调整作物种植。在降雹较多的地区应选择硬杆作物种植,如玉米、谷子等,这些作物虽受雹害但易于恢复生长。当作物受灾后,要加强田间管理,如及时培土、中耕、浇水、施肥,精心管理,使作物尽快恢复生长。
      改变当地的气候环境预防冰雹。大力植树造林是减少冰雹危害的好方法。如我国云南、广西等西南山区,过去冰雹危害较多,由于几年来大力开展了植树造林,调节了气候,从而使冰雹大为减少。改良裸露的盐碱地,也是减少冰雹的好办法。
      人工方法预防冰雹。此种方法又可分为“防和消”。“防”,是在有条件的地方,根据天气预报和群众经验,当冰雹来临时,在重点作物或关键作物上搭设防雹棚或防雹罩使作物免受危害,效果十分显著,但比较费工费物。“消”,是用人工方法消除冰雹,用土炮、土火箭等办法消除冰雹在我国各地早已广为运用,也能收到一定的效果。近年来,不少地区使用高炮或火箭发送碘化银弹入云的办法,以增加冰晶核,致使大冰雹不能形成。使用火器防雹,要注意适时、狠、准,即在雹云刚刚形成时及时打,雹云压顶时狠狠打,对雹云腰、云头、云根要打得准。这“三打”就是打上升气流较强的关键部位,使冰雹不能形成或变成软雹,不能危害庄稼,效果是比较好的。
    寒潮: 提前防冻很重要
      寒潮是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寒潮侵袭时,天气会发生剧烈的变化。但由于季节、地理条件以及寒潮的强度不同,各地天气变化也不一样。
      寒潮强度大、影响范围广、时间长,所以对农业生产影响相当严重。寒潮过境后,气温骤然下降,降温可持续一天至数天。春秋时节,寒潮天气除大风和降温外,在长江流域以南常有雨雪。有时还会出现雷暴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特别是由寒潮引起的霜冻对农作物的威胁更大,往往造成严重减产。
      寒潮冷锋之前常有一个低气压作为它的向导,当寒潮前锋迫近时,首先刮起的并不是强烈的西北风,而是微弱的南风或西南风。因此,在寒冷的冬天,如果天气反常地暖起来并有偏南风,就是寒潮到来的预兆。我国气象部门能够较为准确预报寒潮,可提前作好防冻准备工作,这对确保农业丰收有着重要意义.
      专家建议,在防御寒潮时,棚架设施应注意加固,以防棚架倒塌或大风掀开棚膜加重冻害,并做好温湿调控。油菜、绿肥及低洼地段的柑橘园等应注意清沟排渍,防积水结冰加重冻害。叶菜类蔬菜可用稻草覆盖,减轻冰冻危害。蔬菜或花卉大棚加盖草垫、双层薄膜等保温材料,提高棚内温度。禽畜养殖户要做好禽畜棚舍的防寒保温工作,家禽养殖棚内还应增加光照时间,以增加产蛋率。水产养殖池应注水调温,并适当减少投饵量。
    高温干旱: 抗旱措施针对性要强
      在我省,干旱往往与高温酷热密切相关,高温干旱大多发生在7-9月份,夏秋季高温干旱对农作物危害较重。特别是“秋老虎”天气,容易形成连日晴朗、日射强烈,重新出现暑热天气。在农业生产上,有针对性的采取抗旱措施,能有效缓解旱情,降低损失。
      长时间的高温干旱,给农业生产带来的影响是致命性的。它可引起早稻因缺水而灌浆受阻,造成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早稻产量。它也可引起棉田缺水,植株萎蔫,生长受挫,落花落蕾,棉桃变小,衣分下降等情况。高温干旱带给蔬菜瓜果生产的影响更大,它会引起蔬菜瓜果植株萎蔫,生长受挫,甚至枯黄死亡。高温烈日灼伤果实和叶片。秋栽蔬菜瓜果因缺水无法及时播种育苗,或播后秧苗枯死。
      专家建议,在水稻抗旱上,农民在干旱发生前应准备好水泵、柴油等抗旱物资。在灾时,要抓紧灌水抗旱保苗,根据旱情严重程度,做好改种其他作物的准备工作。旱灾过后要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加强肥水管理,及时补施追肥,促进恢复生长,或者补播或改种其他作物。
      在棉花的管理上,要及时在早晚灌(浇)水抗旱。水源充足的,可进行沟灌,但水位不上畦,切忌大水漫灌。水资源较少的,可采用大水少肥单株冲浇。及时浅中耕松土,切断毛细管,减少土壤水分蒸发。结合中耕,在植株基部地面覆盖杂草,降低地温、减少水分蒸发。旱灾后,要增施花铃肥,抓好以红蜘蛛为重点的病虫害防治工作。
      蔬菜瓜果的抗旱措施更为细致。专家建议,在旱情严重前要准备好遮阳网、喷滴灌带、水泵等抗旱物资。受灾时,除早晚灌(浇)水抗旱外,可覆盖遮荫降温,搭架或利用原大棚骨架,在中午前后高温时间覆盖遮阳网遮荫降温。叶菜类可在植株表面覆盖遮阳网。结合中耕松土,在植株基部地面覆盖杂草,降低地温。灾后要及时追施一次速效肥,浓度宜淡,促进植株恢复生长,并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