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实施以来,余姚市为把这项强农惠农政策真正落到实处,不断探索购机补贴监督管理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建立了“5+2”农机购置补贴防腐预警机制,形成了购机补贴管理、监督和服务三大体系,取得了较好效果。
规范操作 补贴发放透明有序
在政策实施过程中,余姚市农机管理部门严格按规范操作,做到环节一个不缺、步骤一个不少,认真把好方案确定、对象审核、机具供货、机具验收、资金结算五个“关”。
为确保政策顺利实施到位,余姚市农机管理部门严格操作程序,在充分调研和听取各方意见、建议的基础上,制定年度购机补贴方案。实行购机申请自愿制度,严格按优先对象筛选程序审核补贴对象,对未入选的购机户,明确告知原因。对列入补贴的对象在镇(乡、街道)、村公示不少于5天。
在供货环节上,该市在宁波市农机局审定公布的补贴机具供货商范围内组织供货,严格执行差额购机制度。在机具发放环节,工作人员认真把好验收关,认真核对机型,及时登记出厂编号或发动机编号,喷刷“国家补贴机具”标记及机具编号,在发票原件上加盖“农机购置补贴专用章”,并按规定上牌。对通过验收的机具,及时办理资金结算手续,增加资金结算频次,缩短结算时限,实现便民、高效。
全程监督 建立“5+2”防腐预警机制
为确保政策顺利、准确落实到位,余姚市农机局不断创新工作机制,联合市检察院共同构建“5+2”农机购置补贴防腐预警机制,即建立联合协作机制、目标机制、宣教机制、权力运行机制和评估长效机制等五大防腐预警机制。
两家单位专门联合成立工作指导小组,每半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并建立联络员度,收集整理有关信息。建立购机补贴年度目标管理制,明确乡镇和科室目标。坚持防腐预警贯穿购机补贴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一起研究、一起部署、一起落实。
此外,该市还通过举办培训班,提高工作人员的政策和业务水平,开展法律和廉政教育活动,提高干部职工的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水平。进行警示教育活动,以案说法,把自律和他律、示范教育和警示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建立购机补贴工作责任制,签订购机补贴和廉政建设责任书。公布农机局、检察院反馈电话,充分发挥补贴对象公示的作用。该市农机局还联合市检察院和财政局对购置机具进行调查核实,预防骗补行为的发生。建立工作考核制度,实行防腐工作一票否决制,开展补贴机具调查工作,建立3年内补贴机具台账,掌握机具完整性和使用信息。
注重网络建设,拓展监督渠道,建立购机补贴防腐预警两大网络。一是建立农机推广预警网络,以农机局、乡镇、农技站、村、农机服务组织、农机大户、种粮大户和农机示范基地为网络主体,畅通预警信息。二是建立购机补贴防腐监督网络,以农机局、检察院联合预防职务犯罪领导小组、财政局、农机行风监督员、社会媒体和农民群众为主体,畅通诉求渠道。
强化服务 惠农服务体系更健全
近年来,余姚市从多渠道入手,不断加强农机综合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农机惠农满意工程,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农机服务体系,有效发挥了补贴机具的效率。
提供免费农机技术培训服务。组织新机具新技术培训,安排3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新机手操作培训、新技术培训及农机维修技术培训;安排2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水稻机插育秧和田间管理技术培训,在17个乡镇开展机插技术培训,开展现场演示辅导活动64次,培训相关人员2263人次。
该市还加强新式机具的配件供应服务。安排10万元专项资金,补贴应急配件油料的储备、周转,协调配件供应点布局。此外还专门建立农机服务信息网络,安排16万元专项资金建立了16个水稻机插对比试验示范点,科学推进水稻机插工作。完善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网络,建立跨区作业农机进入和
外出的应急保障机制,为农机手和农机专业合作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