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B3版:文摘

中国人对世界的N个看法

中国 怎么想?

  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
  这是中国市井惯常的一句吆喝。
  中国人的时间感弱于时机感。机不可失,时不我待,中国自古就有大量超越“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式的表达,直指抓住时机的重要性。
  回到生活中,干部提拔、就业选择、感情纠葛、择偶机会、商业决断、投标项目、合作对象、商品买卖,都面临两难:是正确的下手时机么,会不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呢?
  不用担心的是,经过多年浸淫的集体无意识,今天的中国人全是时机的自动捕捉机。在近30年来,抓住了世界发展的每一拨新浪潮。
革命不是请客吃饭革命就是请客吃饭
“吃了吗?”中国人最常见的这句问候语,与“民以食为天”的观念相对应,突显出中国人最基本也是最朴素的价值观。而在中国,人际关系也享有与吃饭同样重要的地位。明白了这一点,与请客吃饭联系在一起的革命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自明、不难理解了。
  中国人请客吃饭,既有“面朝大门为尊”的繁文缛节,又有“感情深一口闷”的江湖规矩,表面上是最浪费的谈判方式,事实上却是最高效率的谈判方式——毕竟感情无价,谈判自然最容易。从“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到“革命不是请客,就是吃饭”,中国人思想观念的30年之变看似迅疾,其实是回到传统劣根性——古有成语“折冲樽俎”,古人打仗在餐桌上,政变也在餐桌上。
  “人肉筵宴”与“厨房”是鲁迅对中国的文明和传统中国社会提出的两个比喻象征。今时今日,其实“饭局”更是中国社会的缩影。不妨看看民间智慧的归纳:“工作就是开会,管理就是收费,协调就是喝醉。”
混个脸熟
  中国已进入浅社交时代。人们虽然拥挤在一起,心灵却离得异常遥远。在很多城市,吃过两顿饭,就算是很熟的朋友了。而饭局也不是为了进餐,而是带有各种目的和多种功能。
  浅交往不是钱交往,浅交往追求快速新奇,主次分明,保证数量,兼顾质量。浅交往达人知道每一张“脸”都有其价值优势,都需要识别储存,以供来日开发利用。对浅交往来说,混个脸熟是方法论。于是,“爱上陌生人”成为聊天时髦,开心网、校内网也成为社交新宠。
夹着尾巴做人
  “夹着尾巴做人”是仿生学应用在社会生活中的极好典范。
  当下的90后一代,或许不以为然,凭什么要夹起尾巴做人?为什么不能我行我素,我说我算,所谓“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我的地盘我做主”。其实这也是一种新式的“夹尾”方式,因为夹尾的本意不只是谦虚和谨慎,更是虚伪和装饰。
  在这个人际关系日渐复杂的社会中,不管男女老少,大都没有办法以自己真正的性格来面对“朋友”和大众。很多时候,人都要变得虚伪,变得不像自己来保护自己,也就说,新一代的自我陶醉,蔑视习俗,看似乖张,实则是夹起真实的尾巴,放出“自我、独立、冷漠”的假面,这算不上进化,可能是变种。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夫妻之间,情侣之间,父母之间,子女之间,代际之间,亲友之间,家是避难场和食宿所,也是战争多发地。
  亲人之间是有感情的,但这感情是把双刃剑。它可粘合一家人和睦相处,相互扶持照顾,也可强化冲突和矛盾,带来争吵和埋怨。因为家庭成员之间彼此总有一个感情期待,如果对方没有表现出自己预期的反应,由此带来的挫败感尤其强烈。这种赌气和埋怨都只能发生在亲人之间,因为彼此怜惜,相互依赖,相互看重。由此可见,亲人之间,往往是冤家。
酒逢千杯知己少
  酒逢千杯知己少,语出凤凰卫视评论员石齐平。一语道破时代苦闷。
  人们注重朋友情谊,秉承分享精神,与知己把酒言欢,不亦乐乎。但时光流转,饭局升级,开始承担更多社交功能,业务往来、职场交流、拜访招待,过节欢庆,劝酒成为政治任务。大家互相催晕,交流情谊的同时交换利益。
  于是酒越喝越多,朋友越来越少。“酒逢知己千杯少”演变成“酒逢千杯知己少”。酒场上,洋洋洒洒,哄哄闹闹,嘻嘻哈哈,大话说上三万句。“朋友”虽多,但推心置腹的没有几个。
  我们之所以喜欢大场面,大制作,大手笔,什么事都能搞得热热闹闹,就是因为我们内心孤独,试图依靠表面的喧哗来掩饰和驱除内心的忧郁。酒逢千杯知己少,其实是属于中国人的千年孤独,一直存在。
健康是一,万事是零
  健康是一,万事是零,说说容易,做到难。
  40岁之前用命换钱,40岁后用钱换命。这基本上是大多数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曾有一位企业家如是说:成功创业一次,寿命减去10年。因此健康是一、万事是零不再是保健品营养品推销员的口头禅,而是成功人士的现身说法。把企业扔下跑到丽江游山玩水者有之,激流勇退改变生活方式者有之,修身养性高调隐居者有之。
  一些保健品几乎成了白领们的家常便饭,中医通经络、拔火罐、针灸是每周必备的身体调理项目。花钱买健康,也买罪受。
  老一辈比我们明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一代人也有自己的逻辑:不花本钱,哪有投资,何来赚钱。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还有更狠的逻辑:赚得少就是赔,跑不过通胀跑不过CPI跑不过利息。经济危机一来,竹篮打水一场空。一切如梦如幻如泡影。(待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