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当前是春季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省农业厅日前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管理,实现增产增效。

这些措施,一项不能少

  当前,春花作物即将成熟收获,早稻插种陆续展开,单季晚稻播种开始准备,抓好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十分紧迫。
春季作物 早、快、实,三管齐下
  4月22日下午,国务院召开切实做好当前农业生产工作紧急电视电话会议。按照会议要求,结合浙江实际,4月23日,省农业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加强管理,狠抓“早”字,力争“快”字,突出“实”字,实现增产增效。各地要注意雨天过后大棚蔬菜瓜果的通风换气,降低棚内湿度,抢晴做好整枝理蔓打叶等工作,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加强桑茶果等经济作物的肥培和树体管理,浅耕松土,及时补充氮肥,配施磷钾肥和叶面肥。要做好春花作物的清沟理渠防渍害、根外追肥防早衰和适时喷药防治病虫害等措施,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
早稻 多种、种好、管好
  加强早稻秧田管理,做好科学施肥和水温调控,努力提高成秧率和秧苗素质;对发生严重烂秧而导致缺秧的,及时做好秧苗余缺调剂;要进一步落实措施,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农民多种种好早稻,力争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晚稻 早落实、早准备
将晚稻任务落实到田、到户,努力种足面积。要抓好晚稻的适时播种,防止播种过迟,尤其是浙北地区,近年来单季晚稻播种期明显偏迟,更需适时早播。同时,针对近期国内粳稻谷供需紧张、价格大幅上涨,以及杂交晚籼稻种子供应紧缺的现状,在籼粳混栽区可引导农民发展粳稻生产。
生猪 预测预警,优胜劣汰
  不断完善和强化生猪产销预测预警体系建设,密切关注生猪生产走势和存栏、出栏、结构变化,强化生猪数据监测与分析,科学引导养殖场户调整猪群结构。及时研究制定种猪场扶持政策,防止大量非正常淘汰母猪和生猪生产大起大落,千方百计保护生猪生产能力。适时淘汰劣质母猪,改良生猪品种,帮助养殖户降低生产成本。
动物防疫 监测、免疫、检疫,一个不能少
  认真落实春季重大动物疫病各项综合防控措施,确保应免动物100%免疫,对免疫抗体合格率达不到要求的要及时补免。推行封闭式饲养、全进全出饲养等养殖方式,严格执行卫生消毒、检疫隔离等措施,杜绝外来疫病传入。加强疫情监测巡查,掌握防控动态,完善应急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强动物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严防流通环节传播疫情,各高速公路动物防疫检查站要24小时上岗,严格检验,严防疫情传入。同时,切实抓好富春江流域漂浮死猪防控。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