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杨辉)记者近日从缙云县有关部门获悉,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正式确定浙江缙云县为该馆官方茶叶供应商,产自缙云的“仙都笋峰”茶被指定为该馆官方供应茶。这是首只被上海世博会正式冠名的茶叶品牌。
浙江省茶叶品牌众多,缘何“仙都笋峰”捷足先登?半路杀出“程咬金”,究竟用的是哪“三班斧”?
坚守生态环境 守得云开日出
从4月19日开始,比利时欧盟馆里的餐厅、咖啡厅、商务中心等公共场所都会出现“仙都笋峰”,进馆的官方代表,获赠礼品也将是一盒翠绿的“仙都笋峰”。
缙云的“仙都笋峰”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得益当地纯净的生态环境和良好的茶叶品种。欧盟馆对进馆茶叶质量的把关之严,可用“苛刻”两字来形容:入围茶叶先后要通过各种检测,包括营养价值、污染物含量等,特别是重金属含量的标准非常苛刻,许多名茶就败在这一关。“仙都笋峰”茶采自海拔600多米的高山上,“茶叶生产基地内禁车,避免尾气污染,是仙都笋峰的一大特点。”
主攻纯正品种 佳境造就名茶
“缙云有好茶啊!”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白堃元研究员提起“仙都笋峰”,便有说不完的故事。“仙都笋峰”茶出身高贵,选用的4个茶叶品种,全部是响当当的品种:龙井43、龙井长叶、中茶108、中茶102,这些品种均来自于中茶所。此外,缙云独特的自然温光气候条件和宜栽茶树的土壤,使其鲜叶品质优良,用其制作的“仙都笋峰”茶,香气和滋味都非常浓郁,茶多酚含量高达28%。
改进传统工艺 培养炒茶高手
茶叶要好喝,不仅品种要好,采茶、炒制、保存等诸多环节,也马虎不得。目前,缙云县已培养和从各地请来了300多位熟练的、有各级证书的炒茶工、品茶师,有一位农民还拿到了省内屈指可数的国家级品茶师职称。过去,每到炒茶时节,缙云都要到杭州请优秀炒茶师傅,现在云南、贵州等地的茶厂都要到缙云茶叶企业去悄悄“挖角”。“仙都笋峰”茶与其他绿茶一样,存在着季节性销售明显、存储方法复杂等制约因素。从去年开始,缙云以中国茶叶博物馆馆藏标准的制作工艺,引进充氧保鲜技术,采用小包装分装,使茶叶不被氧化,一年内能保持色泽和香味,从而打破了绿茶季节性销售的瓶颈;用常温保鲜,也更具平民化,终于博得了老外的“芳心”,成功入驻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