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余杭区径山镇麻车头村村民余兆根,在专家指导下,带领周边农民探索早竹秋笋错季栽培技术,取得成功。2007年,秋笋栽培最高亩产值达到2.5万元,带动农户50余户,涉及面积近1000亩,产值500余万元。去年,早竹秋笋错季栽培技术得到进一步推广,基地面积达到3300亩,带动农户300户。
余兆根自1996年开始专业从事早竹笋产业,现经营早竹林面积56亩,年产值30-40万元,年利润20余万元,已积累资产数百万元。
在多年从事早竹笋产业生涯中,余兆根勤实践、重积累,逐渐总结出了一套适用的早竹笋栽培技术,主要包括竹腔施肥节本省源控制环境污染技术、退化竹林土壤修复技术、优良品种引进更新改造技术、覆盖栽培节水调控温湿度技术、反季节早竹夏秋笋栽培技术等,并形成了一系列的操作规程。
余兆根因此先后获得全国绿色小康户、省兴林富民科技示范户、余杭区十佳农村实用人才、余杭区优秀农技员、余杭区新型农林技术推广体系竹产业农民大师等称号。余兆根说:“我有幸成为竹产业农民大师,我要对得起这一称号,当好兴林富民的带头人。”基于这样的考虑,早在2007年,他就发起并组建了杭州笠翁笋业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已有社员150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