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过年这段时间,杭州市萧山区河庄街道建一村的李小利夫妇看上去瘦了一些,不过他们心里特别高兴,因为他们种的大棚草莓喜获丰收且收入颇丰。
李小利夫妇的草莓和同类比简直是“异类”。“个头出奇得大,10个就有一公斤,摘过一个最大的,呵,好家伙,足足有150克。”李小利笑着说。李小利夫妇因此成了当地的“草莓大王”。
原来,这是李小利夫妇从省农科院引进的草莓新品种。这种品种个头大,外观饱满,口感酸甜,口味沁人心脾,很受市场青睐。这种大个草莓自去年10月开始上市,价格高时每公斤卖60多元,低的时候也要每公斤40多元,尽管每天出货五六百公斤,仍供不应求。
李小利夫妇前几年在外地做生意,靠着勤奋和吃苦,积累了一定资本。家乡如火如荼的建设,尤其是江东新城的开发让围垦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大大刺激了两人的“神经”。2008年,他们决定回乡创业。
经过一番考察论证,他们决定上马熟悉的农业项目:都市型高效农业——种植城里人喜欢的水果和蔬菜。建一村大力支持回乡创业者,将300多亩流转出来的土地转包给了他们。自己实力不够,夫妇俩还学起了办企业的套路:引进战略投资者,将以往的商业合作伙伴拉来共同创业。
由于建一村早已将道路、水电、沟渠等设施配套齐全,因此夫妇俩省了很多成本。但尽管这样,他们还是投入了1000多万元。目前,他们在300多亩土地上全建起了先进的大棚,并采用滴灌等新技术。李小利夫妇还成立了自己的农业公司,采取市场化运作,现已成为萧山区数一数二的设施农业基地。
基地以种植草莓为主,并根据季节变化更换不同的时令水果和蔬菜,其中草莓的上市时间可达半年以上,亩收入有上万元,可谓名副其实的高效农业项目。
李小利夫妇有着很强的市场意识,他们注册了商标,拥有了自己的产品品牌。为了延长产业链,增加效益,今年他们还将继续投入,开展农家乐等项目。
(刘殿君 高宜耀 陈狄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