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我们用上喷滴灌设备,一年的用水量比以往人工灌溉节约80%,节水6000余方,节省了近1万元。”日前,义乌秀禾农业有限公司经理沈晓斌说起喷滴灌的好处,就抑制不住兴奋,要拉着笔者到基地去实地看看。
走进秀禾基地,仿佛来到了一个“绿色世界”,钢架大棚一个连着一个,按照功能分区和总体规划,这里分为精品葡萄生产区、特色西甜瓜生产区、大棚果蔗生产区和连栋大棚区等。掀开菜地里的塑料薄膜,一段细长的长满小孔的水管暴露在外。从外面引进的水正一滴一滴地往下渗。看看土地表面,土壤的湿度比较均匀,这就是大棚内必不可少的滴灌设施。
“义乌是个水资源紧缺的城市,水对于农业生产尤其重要。要想做大做强,喷滴灌是设施栽培中必不可少的装备。”沈晓斌说。
从2001年开始,秀禾农业有限公司投入50万元配备滴灌设备,滴灌总长度达6万米,覆盖耕地面积7万平方米。经过9年来的灌溉实践,该公司真正尝到了喷滴灌带来的甜头。“之前没有喷滴灌技术,我们一般采取漫灌或者请人帮忙浇水,人工费这笔开支相当大。大棚内用上滴灌设施后,不仅改善了灌溉条件,还节省了劳力。”沈晓斌给笔者算了笔账,他们总共有300亩的灌溉面积,每年可节省劳力6000余人,按照人工费40元计算,即可节省雇工费24万元。
据该公司技术人员介绍,使用喷滴灌设备带来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它还有利于保护土壤团粒结构,提高土壤通透性,促进农作物根系生长。通常情况下,作物可增产8%左右,全年增加产值8万余元。此外,滴灌还能有效减轻农业面源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防止水土流失,有效地保护生态与环境,并降低农作物发病率,对无公害生产也相当有利。“越来越多的种植户看到了滴灌的好处。目前,我市已推广喷滴灌设备237套,广泛应用于花卉、苗木、蔬菜、水果、药材等产业,应用面积达1.5万余亩。”义乌市农机管理站负责人介绍,为加大喷滴灌技术的推广力度,该市从2001年起就出台了扶持政策,对购置喷滴灌设备的农户按购置价的35%予以补助,全市共安排喷滴灌设备补助资金280万元,喷滴灌已成为该市农业企业、种植大户的“新宠”。
义乌市通过实施高效节水灌溉,把农业节余下来的水权转让给城镇和工业。农业生产用水有偿转让后,资金又用于农业设施建设,有效促进了喷滴灌等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的推广应用。
(王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