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4版:科技新闻

村民们的贴心人

——记省畜牧兽医局农村工作指导员杨金勇

  本报记者 俞廷尚
  在磐安县大盘镇市口村,杨金勇可是个名人。村庄如何发展,村“两委”会找他商量;养殖上有难题了,养殖户会向他请教;村民有困难了,也会找他倾诉。在村民眼里,省畜牧兽医局农村工作指导员杨金勇是他们的贴心人。
为村民找到致富路
  去年2月份,杨金勇来到磐安县大盘镇市口村。对于年轻的杨金勇来说,做好农村工作指导员工作难度并不小。具体指导什么?发展什么?经过一番考虑,他决定从调查研究入手,主动找村里的老支书、老主任、老党员请教,并走访了140多户农户,深入分析村庄发展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在调研中,杨金勇了解到,市口村是当地有名的养猪专业村,但该村的猪场大都位于村中,养殖污染已影响到村民的居住环境。同时,由于落后的饲养管理和较差的防疫条件,前几年养殖户因生猪疫病问题损失惨重。他心想,虽然市口村养猪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不少,但是发展生态养殖潜力较大。为此,搞畜牧技术推广的他决定从发展养猪业上入手,和村“两委”一起带领村民改变村庄面貌。
  在省畜牧兽医局的支持下,杨金勇帮助村里申报了国家发改委生猪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和山区海岛特色畜牧业项目,共争取到项目资金70万元。目前,养殖小区的道路、场地等都已建设完工,后期供水、供电、排泄物治理工程及蔬菜基地的配套建设也将陆续跟进。
  搞定了养猪小区的建设,杨金勇又将眼光转向土鸡养殖业。通过推广土鸡生态养殖技术,推行标准化生产,采用全自然放养的饲养方式,市口村生产的土鸡和土鸡蛋达到了无污染、无残留、优质安全,深受消费者欢迎。同时,杨金勇还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百步香土鸡养殖合作社的帮助指导,通过实行龙头、基地、农户三者联动,进一步扩大土鸡饲养规模。2009年,该合作社销售土鸡6万只、土鸡蛋60多吨,实现利润50多万元。
助学帮扶献爱心
  市口村村民的主要收入靠农业、木制品加工及来料加工业,年人均收入约4400元,不及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村民看病就医、孩子上学等生活难题时有出现。在一次探访农户的过程中,杨金勇了解到,村里有两户人家的孩子由于家庭困难,面临失学。他决定伸出援手帮一帮。他的几个大学同窗也加入了爱心接力,他们与杨金勇一起每年拿出2000元钱,资助孩子直至完成高中学业。
  在杨金勇的日记本上,他这样写道:希望他们好好读书,也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帮助他们,更希望农民朋友能早日全面致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