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2010年,我省粮食生产又将“好戏连台”,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就是这出戏的主角。
据悉,今年我省粮食生产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结构、增加效益、提升能力”发展思路,认真落实政策,强化措施,确保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为实现这一目标,省农业厅提出抓好今年粮食生产六大措施。一是加强责任考核,落实粮食播种面积。与往年一样,省政府将与各市政府签订粮食安全责任状,明确粮食生产任务,加大考核力度,确保面积落到实处。二是规划建设粮食生产功能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从2010年起到2012年,结合标准农田地力提升项目,计划率先建成300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通过基础设施建设、地力培肥、机制创新、科技提升等措施,使功能区内粮油作物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主推技术基本普及,水稻生产的机耕、机收率达到100%。三是创新粮食经营机制,促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通过加快推进土地规模经营,鼓励农户将土地流转出来,用于发展粮食生产,推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鼓励种粮大户、农机大户、粮食加工等企业牵头兴办粮食生产或服务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和鼓励粮食生产专业合作社开展水稻代育、代耕、代种、代管、代防、代收、代烘等社会化服务,实行生产环节的规模化经营。四是落实扶持政策,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五是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在抓好部级粮油高产创建县建设的同时,继续组织实施粮食高产“十百千万示范工程”,抓好10个水稻生产创建示范县、100个水稻生产创建示范乡(镇)、100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0000个水稻高产创建示范户建设。继续开展水稻高产示范竞赛和万村示范活动,每个县(市、区)每季水稻(早、中、晚稻)均有示范方,其面积占当地水稻播种面积的10%以上。水稻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村,都有1个种田水平高、科技接受能力强的农户作为水稻高产示范户,示范田面积达到1-3亩。六是推广普及实用技术,实现节本增效。继续扩大推广水稻省工节本增产增效技术,重点抓好单季晚稻五改、强化栽培、马铃薯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鲜食旱杂粮(玉米、大豆、蚕豌豆、迷你番薯)综合增产技术等示范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