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5版:专题报道

环境要求高了,农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如何协调?

  •   与经济发展同步的是,人们的环保意识也被唤醒了。在工业和城市“三废”不断得到治理的同时,农业的生态功能以及面源污染的双重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义乌农业在两难中如何发展呢?
    农牧结合,零排放,猪场流出的是清水
      传统的养猪业,在很多人看来是一件污染环境的事。人不能不吃肉,同样人也不能生活在恶劣的环境中。猪,养还是不养,成了许多地方的难题。
      像义乌这样的县级市,不养猪可以吗?义乌市畜牧兽医局局长龚新认为,生猪全部外调显然不行,从保障来讲,猪肉是必需品,如果没有一定的自给量,遇到突发事件就易出问题。2003年的非典和2008年的冰雪灾害时期,省外和我省个别地区都遭遇过调运难题。从疫病防控讲,产区是最安全的,这几年发生重大动物疫病和事故的,多为畜禽调入量大的地区。
      义乌市农业局长金寿兴也告诉记者,义乌年消费生猪80万头左右,要保障供给,必须自己养一部分。
      那么,义乌本地到底怎么养猪呢?与不少地方一样,义乌也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同时大力推进生态养殖场和生态养殖小区建设。记者走访了几个有代表性的养殖场。
      华统集团设在义乌的养猪场位于义亭镇陇头朱三村。养猪场负责人朱文文告诉记者,该养殖场平均存栏生猪两万余头,日产猪尿及冲洗污水600吨左右。为减少污染,公司建了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沼液用于附近蔬菜地的灌溉。但这些地的用量只占排出量的1/3左右,其余的沼液要等附近的木桥污水处理厂建成后才能得到妥善处理。看来,大企业也有大的难处。
      位于该市赤岸镇雅治街村的顺旺养殖场,则很好地解决了华统的难题。顺旺猪场占地70亩,其中50多亩用来种牧草,沼液通过浇灌牧草而转化为清水。养殖场负责人葛义胜介绍,2003年10月建场时,猪场没有考虑污水处理问题。2005年,猪场进行了改造,建了污水处理设施,租下了附近山坡地种牧草,用于消纳沼液,还在山顶上建了容量2000立方米的五个沼液池,用水泵把沼液全部送上山,定时灌溉牧草,牧草地里的出水流入坡下的氧化塘,在氧化塘里养了鱼和绿萍,由此形成了一个污水处理的循环利用系统。
      记者在该场门口的出水口看到,养殖场的水经过处理后,已很清澈。葛义胜告诉记者,当地环保部门说猪场的污水处理比不少工业企业还要好。
      据义乌市畜牧部门介绍,该市新开办养殖场均需先进行环境评估,要考虑种养结合所需的配套种植用地规模。对于已开办的养殖场,周围没有足够种植用地的,则采用发酵床实现猪场零排放。
      在该市义亭镇谷亭堂村的正盛养猪场,记者看到了零排放模式。一个300平方米左右的猪舍里,养着100多头猪,这些猪不时用鼻子拱猪栏里的垫料。垫料里蒸汽缭绕,但闻不到臭味。
      据这家养殖场负责人盛秀铨介绍,这是一项通过生物发酵实现畜禽排泄物零排放的技术。垫料就是普通的木屑、秸秆、谷壳等,关键技术是在垫料和饲料里加一定量的酵素,以分解猪粪,蒸发猪尿。
      义乌市畜牧兽医局的陈豪安告诉记者,使用生物发酵床后,不仅解决了畜禽粪尿污染环境的问题,还能将畜禽粪尿变废为宝,用于“滋补”庄稼。生物发酵床两年内不需管护和费用,两年后只需调换垫料即可。每年每头猪可节约100多元的治污成本,真正实现猪场的效益、环保“双赢”。
      2009年,义乌市生猪存栏28.09万头,90%以上为规模饲养,200头以上的养殖场均已完成排污治理。
    农业范畴与时俱进,农村生活污水也有部门管了
      说到城乡统筹的必要性,前几年曾戏说过老鼠和林木也分城乡户口。城里的老鼠由爱卫会负责,农村的老鼠由农业植保部门治理。林木亦然,分别由市政部门和林业部门管护。现在又多了个话题,就是农村生活污水该由谁来管,这个问题估计多数人答不上来,因为多数地方还没明确。
      在义乌采访时,记者得知,义乌市农业局设有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公室,与农村能源机构合署办公。
      在义乌,农村污水处理不光有机构,2008年和2009年,还连续两年被列入市政府十大民生实事。义乌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办公室主任由农业局长金寿兴兼任,他告诉记者,2006年成立污水治理办以来,全市732个村,已有274个建成了污水处理设施。
      该市后宅街道李祖村2007年开始生活污水治理,建有200立方米容积的厌氧发酵池,日可处理生活污水80吨。走进这个村,平常农村房前屋后污水横流现象,在这里根本看不到。该村支书方达勤说,村里的污水处理总投资近50万元,基本由政府投入,村里和村民出的不到10万元。以前,他们村也和多数农村一样,又脏又乱,不少农户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到路上,房前屋后的沟渠里,水都是黑黑的,一到夏天蚊蝇乱飞,村里的池塘,水也是黑的。现在,村里但凡有人常住的房子,厨房、卫生间、洗衣服等日常生活污水,100%通过管道接入处理池,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到附近的小溪。
      污水治理办副主任方炳南介绍,义乌732个行政村,在规划中分成两类,其中385个村的污水汇入8个污水处理厂,另外347个不方便联网的山区村,则将全村的生活污水收集起来,通过厌氧发酵处理后排放。
      农村的基础设施往往重建轻管,为此,义乌专门制订了《农村基础设施管理实施办法》,对排污管道等设施的维护以及资金管理都作了明确。
      当记者即将结束采访时,义乌市农业局局长金寿兴告诉记者,市政府已经制定目标,今年力争全市60%的农村生活污水得到治理。
      刚刚公布的年报显示,2009年,义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2899元,其中来自一产的收入1045元,已经不足10%。但是,市委书记黄志平的态度非常明确,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变,今年一号文件提出加大统筹城乡力度,义乌要继续强农固本,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的发展基础。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农牧结合生态猪场发酵床零排放养猪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