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农机化

2010年,我省农机化崭新起航

  本报讯 (通讯员 骆健民)2010年,我省农机化事业又崭新起航。笔者从省农机局获悉,今年,我省农机化工作将围绕粮食功能区建设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认真实施农机化扶持政策,加强农机安全和质量监管,加快创新农机化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促进农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和装备保障。
  为实现这一目标,全省农机系统将积极搞好五大服务,力促我省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
  ——服务于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推进农机化示范区创建。围绕提升农业主导产业设施装备水平,把农机化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功能区建设当中,集中力量建设一批示范县(市、区)、示范镇(乡、街道)和示范村,力争创建20个农机化示范镇(乡、街道)、200个示范村。扶持发展4个国家级、7个省级农机化示范区,着力提升示范区的机械化、设施化、装备化水平,把示范区建设拓展到粮油及农业十大主导产业的主要产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服务于粮油产业增效,推进粮油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我省将继续大力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重点抓好机插示范方和育苗中心建设,力争全年新增插秧机1000台,建设100个工厂化育苗中心,水稻机插面积达200万亩。大力推广粮食机械化烘干技术,扎实推进粮食烘干机械发展,努力实现建设100个区域性粮食烘干服务中心、新增粮食烘干机械500台(套)的目标。此外,我省还将大力推广粮油生产其他机械装备及配套技术,继续引导发展联合收割机、大中型耕作机械、高性能植保机械等,计划全年推广机收面积1250万亩,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提高3个百分点。
  ——服务于农民持续增收,推进农机服务社会化。加大力度培育新型农机服务主体,力争实现新增农机专业合作社100家、完成跨区机收面积250万亩、跨区作业收入1.5亿元的目标。结合农时,及时组织开展各种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的操作、维护、管理培训,计划全年培训农机手5万人次以上。推进农机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站、培训鉴定基地建设,完善技能鉴定体系,扩大鉴定规模和范围,全年鉴定各类农机技术人员2500人次以上。进一步拓展农机化信息服务功能,及时收集发布农机作业市场信息、产品质量信息、维修服务信息等各类农机化信息。
  ——服务于和谐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机安全生产和质量监管。深入推进“平安农机”创建活动,进一步夯实农机安全源头管理的基础,全年将新建“平安农机”示范县3个、示范镇30个、示范村300个、示范户3000户。扩大公安驻农机警务联络室覆盖面,强化农机安全动态监管,把农机事故死亡人数控制在省政府下达的控制指标内。继续推进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建设,计划新增5家农机消费维权监督站,维护农机生产者、使用者合法权益。加强农机新产品推广鉴定和性能检测,严把农机产品市场准入关,力争全年推广鉴定农机产品达100个。加强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严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上道路行驶农业机械及其驾驶人的培训考试关、上牌发证关、检定审验关。
  ——服务于推进农机产业科学发展,营造良好发展环境。认真实施农机购置补贴、作业环节补贴等政策,进一步完善政策、拓宽范围、简化程序,农机推广应用全面覆盖农业十大主导产业。认真实施农机化促进工程项目,进一步拓宽范围、强化管理,提高项目实施质量和水平,重点扶持重要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生产。加强农机法规政策建设,研究提出促进我省农机产业发展的
  新政策、新举措。继续深入推进农机经营与管
  理分离,进一步理顺农机管理、推广、监理、
  培训等职能,为推进农机系统管理创
  新、服务创新创造条件。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