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程益新
浙江拥有全国最长的海岸线,
开发蓝色宝藏一直是几代人的梦想。2009年,伴随着生态省建设的逐步推进,海洋生态环境好转,防灾减灾能力得到了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我省正在一步步朝着海洋经济强省的目标迈进。
在创业创新的浙江人面前,蓝色的海洋宝库大门正越开越大。
保护海洋环境碧海行动“送”清水
几年前,由于没有污水处理厂,宁波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大部分企业的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都直接排向大海。一个个大口径的排污管道天天对着大海排污。如今,日处理20万吨污水的岩东污水处理厂建成,600多家企业的污水经二级生化处理,经过200公里的管道,来到12座污水站,再进入污水处理厂,经过9道工序处理,达到国家综合排放二级标准后,才排至大海。开发区环保局负责人说,目前该开发区的污水处理率已达100%,今后他们将在污水处理的基础上,逐步推行循环经济体系,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改善北仑港海域水质。
不仅在北仑海域,从杭州湾到南麂列岛,从沿海到内陆山区,一场以控制入海污染物为主要目标的“碧海行动”,正在有条不紊地大规模开展:一座座污水处理厂拔地而起,一个个污染严重的入海排污口被限期整治或关闭,一条条截污管道从城市向农村延伸,一个个养殖区正在开展生态化改造,一家家沿海企业推行了清洁生产。
据统计,2009年,省海洋与渔业局在全面完成生态省建设各项任务的基础上,核准(审核)涉海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122项,办理海洋倾倒许可证107个,使很多企业实现了有序、达标排放,在源头上减少了海洋污染,保护了海洋环境。
保障渔民安全救助系统“送”平安
去年10月17日晚上,温州市海洋与渔业局应急值班室接到温州海上搜救中心电话:浙洞渔运10185号船在披山岛西面附近不慎触礁搁浅,船舱已漏水,船上有10名船员,情况十分危急。接到电话后,温州市渔船安全救助监控指挥中心立即启用船位监控平台,迅速准确地确定了遇险渔船方位,同时利用船位监控平台的搜索功能,查出距遇险渔船5海里范围内有3艘渔船。几分钟内,这三艘渔船就收到了立刻前往救助的信息。
半小时后,3艘渔船先后抵达现场。温州、洞头渔业主管部门通过监控平台,密切关注险情,并指导开展了救助行动。经过7个小时的全力营救,遇险渔船被成功拖离礁石,10位渔民安全脱险。
在浙洞渔运10185号成功脱险的过程中,从信息收集、搜索附近船只,到发出救助信号,乃至成功救助,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了解,我省所辖海域是全国航运最繁忙的区域,航道密布,船只穿梭,承担了全国60%以上的原油和危化品运输,保障海上安全一直是我省面临的重要课题。为有效防范海上船只碰撞事故,及时组织渔船防台避风,并在事故发生后迅速组织附近船只进行互救,2008年,我省开始了渔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统的建设。目前,我省已有1.7万多艘渔船安装了相关设备,基本实现了全覆盖,计划建设的20座AIS信号接收站已全部建成,近七成渔船船长、船员接受了船用终端设备操作培训,船只碰撞事故率同比下降了35%。在有效保障渔民生命安全的同时,还挽回了数以亿计的经济损失。
发展现代农业沿海滩涂“送”基地
近日,随着大越(慈溪)食品有限公司等三家农业龙头企业的先后落户,慈溪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开发建设正式启动。不久的将来,慈溪北部8.28万亩滩涂将变身省内最大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原来的盐碱地将变成农民增收致富的大基地。
慈溪杭州湾现代农业开发区位于慈溪北部沿海,规划建设标准产业园、苗木产业园、休闲观光农业园、农产品物流园和农产品加工园等五大园区。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介绍,针对滩涂围垦地盐碱度高的问题,慈溪将采用优化灌溉体系、种植水稻和耐盐碱作物等方式,逐渐改造盐碱地。专家表示,目前该滩涂的含盐量在千分之六左右,通过两年左右的水稻种植,含盐量可以降到千分之一左右,基本适应各类作物生长。“是大海给我们提供了这片土地。”这位负责人说,通过开发滩涂围垦地,这里不仅将发展优质稻米、名优水果、商品花卉等传统种植业,还将建设慈溪名特优农产品展示区、农产品交易配送中心和农产品物流园,一个集观光、旅游、展示、求知、娱乐于一体的综合型现代农业观光区也将在这里建成。“总而言之,这里将成为慈溪乃至宁波现发展代农业的样板和亮点。”
在人多地少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正是滩涂围垦,给我们提供了一片片发展现代农业的沃土。除了慈溪,2009年,在国家海洋局的大力支持下,舟山钓梁、温州龙湾海滨等4个淤涨型高涂围垦养殖用海项目规划获得了批准,面积达5085.31公顷;宁波镇海和台州路桥的建设用海规划也通过了审查,规划面积达1400公顷;舟山市六横小郭巨、小洋山薄刀嘴、定海金塘北部等多个区域的建设用海规划,都已提上了议事日程。通过各方的努力,蓝色的大海,正在为我省发展现代农业提供广阔的基地。
新闻链接:
浙江是海洋大省,海岸线总长达6500公里,海域面积26万平方公里,拥有2878个面积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岛,其中90%以上无人居住。现有港口58个,泊位650个,年吞吐量2.5亿吨。浙江拥有海岸滩涂资源26.68万公顷,居全国第三。舟山是浙江乃至全国唯一的海岛市,是国家重点开发区域之一。浙江海域辽阔,气候温和,水质肥沃,饵料丰富,适宜多种海洋生物的栖息生长与繁殖。浙江海域处于东亚季风气候,风大浪高,有利于开发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资源,生物种类繁多,素有“中国鱼仓”美誉。浙江设立了海洋自然保护区,南麂列岛被定为国家级保护区,主要保护贝藻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