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习记者 俞霙 实习生 方园
近期高档水产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短短一个月时间,鲍鱼平
均价格上涨47%,海参平均价格上涨33%。业内人士认为,在
经济向好、消费回暖背景之下,高档水产品在年前的传统消费旺季里,将会继续保持旺盛的销售势头。
据了解,目前浙江拥有鱼类523种,虾类78种,海水养殖鱼、虾、贝、藻、蟹等五大类40余个品种。但各地大多以传统养殖种类为主,名特优养殖种类较少。
在这种情况下,目前许多地区已积极调整养殖种类结构,着力开发符合地方特色的名优种类。随着市场对高档水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巨大的利润空间也吸引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投身该行业。
厚壳贻贝让嵊泗渔民乐开怀
嵊泗县绿华山岛深水海域养殖基地上,两位老渔民从海水中捞起一串长约3厘米的厚壳贻贝苗种,兴奋地说:“才两个月工夫,就长这么大了,人工养殖成功了!”
经过4年半坚持不懈的探索与努力,日前,野生厚壳贻贝工厂化人工育苗终于在嵊泗获得成功,当地已培育出壳长范围1毫米以上的厚壳贻贝稚贝近2亿粒,自然海区放养保苗成功率达80%以上。规模化生产性育苗的成功,不但解决了厚壳贻贝养殖产业中长期急需苗种问题,还实现了对养殖贻贝的品种更新和种质改良,为大面积推广厚壳贻贝养殖打下了坚实基础,极大地促进了养殖渔民的增效致富。“新品种育苗成后,每公斤价格比福建等地高出3元左右,去年出产的4000吨厚壳贻贝已全部销售一空,今年预计产量可达1万吨。”嵊泗县海洋与渔业局养殖技术专家周民栋欣喜地说。据介绍,嵊泗厚壳贻贝均价在20元/公斤左右,去年当地年产值2000万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0万元。目前嵊泗渔民发展厚壳贻贝养殖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已然把嵊泗变成了广褒丰饶的海上牧场。
大山里养起娃娃鱼
德清县筏头乡东沈村“海拔高,河谷溪流多,地表水又达到国家二类水质标准,很适合娃娃鱼的生长繁育。”德清大鲵野化驯养中心负责人王根连说,他曾花了3个月的时间,足迹遍布德清西部山区,最终确定在生态环境非常好的东沈村一带养殖娃娃鱼。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100多万元,占地约300亩。一期养殖池3000平方米将于今年5月份完工,娃娃鱼亲鱼放养后,5年内人工繁育苗种将达到5万尾,到2017年将繁殖25万尾苗种,其中5000尾实行放流。这些鱼苗一部分或当种苗销售,或养成后挂上“准吃证”,流向高档宾馆的餐桌,让人们一饱口福。
记者从德清县有关部门了解到,该县计划在10年时间内,放流大鲵6000多尾,在全省率先建立大鲵自然繁殖系统。
据介绍,娃娃鱼是我国二级保护动物。由于肉嫩味鲜,所以长期遭到人们的非法捕杀,同时由于生存环境和栖息地遭破坏,娃娃鱼种群急剧下降,处于濒危状态,目前全国娃娃鱼自然资源蕴藏量只有5万尾。由于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和观赏价值,现在人工驯养繁殖的大鲵市场售价每公斤高达3000元至4000元。
对于未来的市场前景,王根连非常乐观:“今后我们不仅要把娃娃鱼推向市场,放上餐桌,还要利用东沈村地理优势,发展休闲观光农业,利用它带动其它产业,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养殖环境好鲍鱼卖得俏
“在舟山养鲍鱼,不仅病害轻、收成好,而且鲍鱼品质较好,价格也卖得高。”眼见着不时有客商订购鲍鱼,舟山朱家尖寨峰山鲍鱼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养殖户曹承明乐得合不拢嘴。“网箱里的鲍鱼小苗不少已达到中苗规格,预计今年春节期间又有5万头可起捕。”曹承明说,合作社还准备了鲍鱼食谱和精美的包装礼盒等,以抢占春节市场。
去年3月初,来自福建的鲍鱼养殖专业户曹承明与朱家尖养殖公司成立鲍鱼养殖合作社,先后从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引进了150万只不同规格的杂交鲍鱼苗,在朱家尖浅海区的90多个网箱中进行浅海网箱试养。“由于朱家尖寨峰山海域水流急、水位深、水质肥,再加上同一海域鲍鱼养殖数量少,可达到仿野生的生长环境,与福建一带的鲍鱼相比,朱家尖鲍鱼在质量和口感上更胜一筹。”曹承明告诉记者。
据介绍,该合作社起捕的鲍鱼主要销往上海、山东一带,批发价每公斤起码要比外地的鲍鱼贵20元以上。通过分批次养殖和销售,去年大半年合作社就销售了优质鲍鱼10万只,销售收入在30万元以上。
养殖鲟鱼走上致富路
“我们这里的鲟鱼肉厚骨软,味道鲜美,到衢州旅游的人,都想尝尝鲟鱼的味道。”衢州不少农家乐老板,一说到鲟鱼就喜上眉梢,鲟鱼为他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客流,他们说这是托鲟鱼养殖户王益文的福。
王益文是衢州市柯城区有名的“养鱼大王”,从2004年就开始养鲟鱼,现在主要是以养杂交鲟、西伯利亚鲟为主。“这些鲟鱼长到0.65公斤左右就可以供应市场,每公斤售价可达50元。”对于鲟鱼养殖前景,王益文信心十足。如今他还带动附近的农户一起养鲟鱼,去年他以每尾4—5元的价格向农户出售鲟鱼苗,销售量高达50万尾。“估计今年可产鱼苗70万尾。”王益文说,目前市场上商品鲟鱼供不应求,每公斤售价是40—50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一般而言,养鲟鱼的成本价是每公斤22元,只要不低于这个价格,养鲟鱼就有利可图。”王益文说,目前鲟鱼销路不用愁,广东,江西市场供不应求,仅上海市场全年需求量就在100万尾以上。“鲟鱼养殖对水质要求高,需流水性优质清水。”柯城区水利局有关专家介绍,柯城区优质的环境已吸引了杭州千岛湖鲟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建起鲟鱼养殖基地。现在公司已在柯城区鲟鱼养殖高新园区放养鲟鱼1.7万余条,最重的每条达150多公斤。
据了解,柯城区政府为了扶持鲟鱼产业化发展,还出台《关于加快鲟鱼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对鲟鱼产业做了详细的规划布局,并规定区政府每年确定不少于300万元的贴息贷款用于养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