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水患”成水利 湿地变“宝地”

“湿地农业”助嘉兴油车港镇农民增收两成多

  本报讯(通讯员 高家宽)近日,嘉兴市秀洲区油车港镇农民收入清单“出炉”:2009年,该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6万元,同比增长了20.97%。镇农技服务中心主任王正明告诉笔者,该镇农民通过大力发展湿地农业,把昔日水多为患的湿地建设成增产增收的宝地,实现了致富梦想。
  油车港镇地势较低,水田极易受淹。2008年以来,该镇指导农民利用湿地资源,发展以水生植物为主的湿地农业。该镇千金寺村村民王永华说,村民们在农技人员指导下,在低洼田里种起了南湖菱、莲藕、茭白等水生植物,他们家也种了南湖菱,去年大获丰收,“除掉种植成本,每亩收入在3000元以上呢!”据悉,目前该镇已有南湖菱、莲藕、茭白等种植面积4500多亩。
  除了利用低洼田种植水生植物,该镇不少村民还采用了菱塘套养黑鱼、茭白田养泥鳅等种养新模式。油车港镇麦家村村民王士祥尝到了甜头:去年5月,他在5亩菱塘里投放了1500多尾黑鱼苗,目前每条已长到了半公斤以上。老王算过一笔账,每亩南湖菱收入3000元左右,加上黑鱼的收入,采用套养模式的菱塘,每亩纯收入在5000元以上。“按照现在的行情,湿地农业的效益每亩在4000元以上。”王正明说,今年,他们将新增青虾养殖500亩,南湖菱、莲藕和茭白等水生植物的种植也将增加至7000亩左右,帮助更多农民增收致富。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