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美华 通讯员 许东海
最近,绍兴稽东榧农黄伟祥实在有点忙。因为他创办的香榧种苗研究所正在搞基建,造房子、买设备,忙得不亦乐乎。
黄伟祥的榧林坐落在绍兴县平水镇东桃村,他的研究所也就落户在了那里。记者在黄伟祥的百亩香榧林里看到,象牙榧、獠牙榧、芝麻榧……13个品种、近万株香榧树生机勃勃。黄伟祥说:“首期投入了约350万元。不久之后,绍兴首家香榧种苗研究所将在这里亮相。”
谈到为何要创建香榧种苗研究所,黄伟祥告诉记者,因为他对香榧太有感情了。10多年前,黄伟祥从他父亲手中接过“接力棒”,把家里的10多亩香榧树打理得“像模像样”,每年每棵树总能采下一二百斤果子,然后加工出售,毛收入也有四五百元一株。渐渐地,黄伟祥对种植香榧的兴趣越来越浓厚,还捣鼓起了10来亩的香榧苗圃,并到处收集香榧品种,进行改良和选育。他说,香榧品种多达30种以上,但目前绍兴榧农真正种植的只有两种。品种单一已成为制约香榧产业发展的瓶颈,要打响山区香榧品牌,就必须开发新品种,同时,摸索出一套先进的培育管理技术,使香榧这一传统产业得到进一步提升。
当然,黄伟祥的香榧种苗研究所也并非“小打小闹”,“以百亩香榧林作为试验基地,我们将聘请省林业厅和省林学院里的专家‘坐堂’,联手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技术交流等。”黄伟祥表示,这对更好地推广香榧种植技术大有裨益。
黄伟祥的香榧研究所占地1.5亩,他准备建造3000多平方米的房子,还要雇用10来个员工,这意味着将投入大量的资金。在家人的支持下,黄伟祥掏出了多年来做苗木生意赚下的积蓄。他估计,等研究所初具规模,可能要花上550万元。
虽然研究所尚在筹建之中,但丽水、金华、临安等地的榧农已经向黄伟祥买走了不少经过改良的新品种。“研究所不以盈利为目的,更多的是自种自收,同时在林业部门的帮助下,向榧农推介优质的品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响绍兴县香榧品牌,让更多山里人走上致富路。
【编后话】 一名普通榧农创建香榧研究所,这是一个令人赞叹的举动。尽管目前看来,他的研究所更像一个香榧苗圃,但我们希望通过他的努力,能建设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研究所,为当地的香榧品种复壮和香榧产业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