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畜牧兽医

新垦土地肥力不足怎么办?

农牧结合建个养猪场

  •   本报讯 (记者 陈小平)副省长茅临生日前在缙云县考察该县永馥养殖有限公司时,对该公司采取农牧结合模式,在新开发农田中建设规模养殖场,采用不破坏耕作层方法生态养猪,猪粪尿直接用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缙云县永馥养殖有限公司创建于2003年,是一个由下岗工人组成的股份制养猪企业,主要从事粮食生产、生猪养殖、饲料加工等。2008年初,该公司从缙云县舒洪镇姓王村承包了213亩农田,打算扩大生产。由于该片土地为新开发农田,又是红黄壤土质,土层薄,肥力差。为改善地力,该公司经批准后在这片地上划出少量面积,新建了一个生态化规模猪场,实行种养结合,既养猪又养地。
      目前,该场已建成各类标准化猪舍4幢,其中今年下半年新建的一幢钢架大棚肉猪育肥舍,顶棚为黑白塑料薄膜,南北面为卷帘,可自由活动。栏舍内除走道、猪采食场为实地(用水泥预制板或多孔砖覆盖)外,其余全部采用铸铁漏粪板,架空离地约1米,猪排出的粪尿直接漏到地面,培肥猪舍周边贫瘠的土地。
      这种离地养殖模式,不破坏土壤耕作层,实现了种养结合、资源循环利用,改善了猪舍内的卫生条件,有利于提高肉猪生长速度,也有利于防控动物疫病。经过一两年养殖后,大棚设施可移位继续养殖,原来地块用来种植蔬菜等,铸铁漏粪板等主要部件可用10年左右。
      在详细了解了养殖大棚的有关情况后,茅临生表示,该公司养猪不破坏土壤耕作层,既解决了养殖业发展的土地问题,也解决了种植业急需的有机肥问题,改良了土壤,很有借鉴意义。
      上图为茅临生(右一)正在该养殖场大棚猪舍内详细了解有关养殖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