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引
爆
投资热
情
想去湖南办厂的人还真不少
本报讯 (见习记者程益新)本报12月12日一版刊登了《浏阳河畔盼你建厂》一文后,记者的电话就成了热线,龙泉、遂昌等地的读者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有意去湖南投资开发。
龙泉市塔石镇的塔石竹笋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们合作社有100亩竹笋基地,并建有自己的加工厂,合作社以收购竹笋和加工笋罐头、笋干为主。“如今合作社的产品不愁销路,愁的是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王先生说,以笋干为例,合作社一般收购价在每公斤36元左右,且以收购江西的为多,浙江市场上的价格更高;还有春笋,合作社的收购价为每公斤3元左右,居高不下的原料成本吃掉了不少利润。如果湖南浏阳市大围山镇永幸村的春笋和笋干价格能够以较低的价格出售,那他们很有兴趣合作。
遂昌县文照竹炭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开发、生产、经销竹炭制品、竹醋液制品的企业,负责人郑芳标告诉记者,公司目前已开发生产七大系列100余种竹炭制品,产品出口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地,国内销售已遍及东北、中部、西部的20多个省市,特别是在湖南的销量非常好。“我们目前的产品都是在遂昌生产,再运到各地去销售,运费成本高,加上原材料本身也不便宜,少了价格优势。”郑芳标说,他想亲自去永幸村考察一番,如果那边的竹木价格低、质量好,他想就把厂建在浏阳,直接销售。
记者把他们的想法告诉了永幸村村委会主任罗运国,罗运国表示,他们热切期望浙江的企业能快去考察,让村里的笋竹制品加工厂尽快建起来,那一定会给当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极大帮助,浙江的企业也能获得丰厚的回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