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见习记者 俞霙 通讯员 季立婧)在12月18日至20日举行的龙泉“金观音”万人品茶会上,香气四溢的金观音茶吸引了5万多市民前往品茗,3天近15万元的销售额,让当地茶企业笑开了花。
前不久,茅临生副省长在龙泉考察时,对“金观音”赞不绝口。他表示,浙江虽是绿茶大省,但如能推动多茶类的生产发展,反而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为此,省政府将拨款100万元,专门扶持“金观音”发展。从引入第一株茶苗到如今树立起响当当的茶叶品牌,龙泉“金观音”仅用了短短5年时间,成为浙江茶叶品牌中一匹名副其实的“黑马”。
金观音茶为何能在这么短的时候内“一举成名”?业内人士认为,这源于其自身的不断创新升级和政府对“金观音”这个公共品牌的积极扶持。
近日,“金观音多茶类发展模式——一年三季采好茶”被评为丽水市农业科学发展创业创新十佳项目。利用“金观音”茶树良种能绿茶、乌龙茶兼制这一优异性状,当地用早期春茶制作绿茶、后期春茶及夏秋茶制作乌龙茶,通过组合生产,最大限度地发挥茶园的综合生产效率。据了解,按照这一模式发展茶园,茶园亩均产值可达1.5万元,比常规茶园高出1倍左右,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截至2009年,龙泉市茶园总面积发展到3.38万亩,比2004年增长92%,其中单“金观音”茶叶种植面积就达6114亩。
龙泉的“金观音”火了,不仅茶农心里乐开了花,茶商更是摩拳擦掌,一些“金观音”每公斤售价已在400元以上。高效益吸引了众多农企业主的目光,实力雄厚的企业也开始投身其中,目前龙泉市的金观音加工企业已增至15家。
龙泉市农业局负责人表示,作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第一只乌龙茶新产品,今后将对“金观音”作重点项目扶持,把它打造成继青瓷、宝剑之后的“龙泉第三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