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2版:综合新闻

景宁七成山村在县城设立民事服务站,村民们说:

城里有人,真方便!

  本报讯 (通讯员 雷蕾 叶秀华)在天津打工的景宁县大吴山村村民张帮喜,前段时间往村里设在县城的民事服务站邮寄了医疗发票等材料后,没过几天,就收到了由村委会主任吴振杰为他代理的400多元报销款。张帮喜说,自从村里的民事服务站设在县城后,方便多了。
  吴振杰在县城的家,也是大吴山村设在县城的民事服务站。吴振杰说,自从把自己家设为服务站后,只要村民一个电话,他就可以帮着去办理各种事务,帮村民们节省了许多时间和费用,自己感觉也越来越踏实了。
  景宁地处山区,所辖22个乡镇(管理区)、254个行政村,村民居住分散,最远的村民住地离县城有100多公里,到县城办事极不方便。沙湾镇陈司坑村村民雷权忠说,2007年他给在外打工的女儿办流动人口婚育证时,路上来回花了2天,办事花了1天,路费、住宿费花了将近200元。
  如何方便群众办事?今年,景宁各乡镇村探索在县城设立民事服务站。不少在县城有住房的热心村民主动要求将自己家设为方便村民办事的服务站,并公布联系方式,只要乡亲们一个电话,就会义务代办各类事务,此举受到了农民们的热烈欢迎。近日,景宁县大地乡净水村的村民蓝三妮将一封感谢信送到该村设在县城的民事服务站——村党员吴明正家里,感谢吴明正等人帮她维权索赔。蓝三妮激动地说:“去年11月,我在县城打工时腿被叉车压伤,工地只肯支付一部分医疗费。服务站了解情况后,多次找到工地负责人调解,终于为我拿到了全部3.2万元医疗款,太感谢了。”
  葛山乡西山村村民叶必花也感受到了“城里有人”的好处。她原先租住的房子因旧城改造要拆迁,一时找不到新住所。她到村里设在县城的民事服务站反映后,代理员田家成利用自己人头较熟的优势,不到2天就帮她找好了住房。
  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县约有70%的山村在县城设立了民事服务站190多个,800多名代理员累计为村民办理实事3000多件。日前该县沙湾镇还将26个行政村设在县城的31个办事代理点整合成了村级便民服务中心,并专门设立服务窗口,由各村代理员轮流值班服务。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