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是兰溪市
的传统冬季作物,具
有较好的生产基础和
技术基础,全市油菜播种面积约占冬季作物面积的80%左右。在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带动下,2009年该市油菜平均亩产121.72公斤,比上年增加5.62公斤,增幅达4.84%;总产16972吨,比上年增加1256吨,增幅7.99%,均创历史新高。
建好核心基地
在油菜万亩示范片的高产创建中,兰溪市以省级优势特色农产品基地“兰溪市优质高效生态双低油菜生产基地”建设为核心,全面推广优质高产双低油菜品种“浙双6号”、“浙双72”;还建立双低油菜免耕移栽优质高产示范方220亩,品种全部为“浙双6号”,采用免耕移栽,平均亩产163.5公斤。
在搞好万亩示范片建设的同时,全市还落实双低油菜示范方17个,面积3200余亩,种子由市里免费提供,进一步提高了示范方建设质量,发挥了示范样板作用。
试验示范推广
在2008年冬种生产前夕,兰溪市农业局就组织有关镇乡农技人员、油菜种植大户,进行双低油菜新品种及新技术宣传培训,印发技术资料1.2万份;根据农事季节和生产实际,农技人员走村串户及时提出田间管理措施,开展实地指导。
农业部门从省内外引进了“浙双8号”、“浙油18”、“油研10号”、“中农油6号”、“中农油08”、“中农油9号”、“520”等双低油菜新品种,开展了试种和示范,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的新品种。还进行了“浙双72”不同栽培条件下,摘苔对油菜产量及效益的影响试验,以摸索油菜高产高效新途径。
早播早管早发
兰溪市的油菜前作以单季晚稻为主,晚稻收获期一般在10月上旬前后,这样更有利于油菜秋冬发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油菜一般在9月中下旬播种,选择肥沃的旱地或蔬菜用地作为育秧用地,播种前做到精整苗床,稀播匀播,以培育壮苗。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移栽,并推行免耕油菜稻草覆盖技术,即油菜移栽后将稻草覆盖在油菜行间,既提高油菜产量,又改良土壤结构。
对土壤缺硼严重的地区,农业部门要求亩施硼砂0.5—1公斤,采用基施或苗施,花期亩用0.1公斤硼砂兑水50公斤再进行喷施,以防“花而不实”。对前作田间杂草较多的田块,油菜移栽前7—10天每亩喷施草甘膦500—750亳升,杀除田间老草。在移栽前1—2天或栽后3—4天选用乙草胺等进行芽前除草,杂草出苗后根据杂草类型和防治时期选择盖草能、草除灵等防除杂草。苗期重点做好蚜虫、菜青虫等防治,花期主要做好油菜菌核病的预防,采用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措施。
针对“浙双6号”、“浙双72”成熟度不一致的特点,农业部门要求约80%角果呈枇杷黄时收割,由于一般以“油菜—单季晚稻”两熟为主,生产季节宽裕,油菜收获后可直接在田间打小堆,视天气情况过5—7天后脱粒,以促进进一步完熟。
(金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