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2-3版:农作

糯 玉 米

浙糯玉5号(浙审玉2009004)

  •   糯玉米“浙糯玉5号”由浙江省东阳玉米研究所和浙江农科种业有限公司选育而成,原名“甜糯006”。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948.2公斤,比对照增产14.8%。
      特征特性:该品种春播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0.3天,比“苏玉糯2号”略短。株高208.9厘米,穗位高86.4米,鲜千粒重264.6克,单穗重220.6克。籽粒白色,糯甜籽粒比例3:1。该品种玉米口感糯中带甜,皮较薄。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玉米螟。
      栽培要点:该品种丰产性较好,品质较优,商品性较好,适宜在全省种植。种植时适当密植;早施苗肥促早发,注意防治大斑病。
    金糯628(浙审玉2009005)
      糯玉米“金糯628”经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1037.6公斤,比对照增产25.6%。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0.0天,比对照“苏玉糯2号”略短。该品种株高217.7厘米,穗位高83.9厘米。果穗筒型,穗长18.0厘米,鲜千粒重307.6克,单穗重245.7克。籽粒白色,排列整齐,糯甜籽粒比例3:1。该品种玉米口感糯中带甜,皮较薄。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性接种鉴定,抗小斑病、中抗大斑病、茎腐病,感玉米螟。
      栽培要点:该品种丰产性好,品质较优,商品性较好,适宜全省种植。种植时适当密植,早施苗肥促早发。
    苏玉糯202(浙审玉2009006)
      糯玉米“苏玉糯202”经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穗亩产1018.7公斤,比对照增产23.3%。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收)83.3天,比对照“苏玉糯2号”长2.8天。该品种株高225.8厘米,穗位高97厘米,鲜千粒重316.8克,单穗鲜重238.2克。该品种玉米柔嫩性好。经东阳玉米研究所抗病虫性接种鉴定,抗茎腐病,中抗大、小斑病,感玉米螟。
      栽培要点: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商品性好,适宜在全省种植。种植时应适当控制密度,蹲苗控高,注意防倒伏。
    大 豆
    浙农6号(浙审豆2009001)
      菜用大豆“浙农6号”由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而成。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693.4公斤,比对照增产11.9%。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鲜荚)86.4天,比“台湾75”短3.8天。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绿色、微弯镰形。该品种大豆口感柔糯略带甜,品质优。
      栽培要点:该品种田间生长整齐一致,长势较强,产量高,品质优,商品性好,适宜在全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亩用种量约5公斤,注意病毒病的防治。
    浙农8号(浙审豆2009002)
      菜用大豆“浙农8号”由浙江省农科院蔬菜所选育而成。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亩产704.4公斤,比对照增产13.7%。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出苗至采鲜荚)85.0天,比“台湾75”短5.2天。经农业部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该品种淀粉含量4.2%,可溶性总糖含量2.3%,口感较糯,品质较优。
      栽培要点:该品种产量较高,品质较优,商品性较好,适宜在全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3月中下旬至4月上中旬播种,亩用种量约6公斤,苗期应早管促早发。
    浙鲜豆6号(浙审豆2009003)
      菜用大豆“浙鲜豆6号”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原名“浙5602”。2009年省生产试验平均鲜荚亩产714.1公斤,比对照增产15.3%。
      特征特性:该品种生育期(播种至采收)85天,比“台湾75”短5.2天。叶片卵圆形,白花,灰毛,青荚淡绿色,镰刀形。单株有效荚数25.7个,标准荚长5.6厘米,每荚粒数1.9粒,百荚鲜重245.7克,百粒鲜重68.1克。干籽种皮黄色,百粒重32克。
      栽培要点:该品种丰产性好,商品性较好,适宜在全省作春季菜用大豆种植。种植时宜适当早播,适时采收,提高鲜荚商品性。
    油菜
    浙油50(浙审油2009001)
      油菜新品种“浙油50”由浙江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而成,原名“G142”。2008-2009年度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78.8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227.4天,略早于对照,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株高157.2 厘米,千粒重4.3克。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测,含油量49.0%。
      栽培要点:该品种熟期适中,株型较紧凑,丰产性好,含油量高,品质优,适宜在全省油菜产区种植。种植时重施基苗肥,须施硼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浙大619(浙审油2009002)
      油菜新品种“浙大619”由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选育而成,原名“D619”。2008-2009年度参加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168.7公斤,比对照增产3.2%。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225.2天,与对照“浙双72”相仿,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株高182.6厘米,单株有效角果515.7个,每角实粒数23.6粒,千粒重4.05克。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含油量45.2%。
      栽培要点:该品种熟期适中,植株较高,籽粒较大;丰产性好;品质优,含油量较高,抗病性优于对照,适宜在全省油菜产区种植。种植时重施基苗肥,需施硼肥,做好病虫害防治。
    油研817(浙审油2009003)
      在2008-2009年度省生产试验中,向阳花杂交油菜新品种“油研817”平均亩产170.2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223.4天,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株高180.4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495.5个,每角粒数22.9粒,千粒重4.57克。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测,含油量43.08%。
      栽培要点:该品种熟期适中,籽粒较大,丰产性较好,品质优,适宜在全省油菜产区种植。种植时重施基苗肥,须施硼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奥油502(浙审油2009004)
      在2007-2008年度省油菜生产试验中,杂交油菜新品种“奥油502”平均亩产177.2公斤。
      特征特性:该品种全生育期221天,属中熟甘蓝型半冬性油菜。株高166.3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564.8个,每角粒数24.9粒,千粒重3.38克。经农业部油料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品质检测,含油量43.53%。
      栽培要点:该品种熟期适中,株高中等,丰产性较好,品质优,适宜在全省油菜产区种植。种植时重施基苗肥,须施硼肥,加强病虫害防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