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版:农作

我省粮油高产创建“好戏连台”

  •   本报


    王美华
      今年是我省开展粮油高产创建活动的第二年。通过推广高产品种、集成高产技术、广泛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推行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在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辐射带动下,全省粮油作物单产水平和种植效益进一步提高。据统计,今年我省早稻种植面积达172.3万亩,总产67.87万吨,亩产394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15.8万亩、8.51万吨和15公斤;春粮面积254.7万亩,总产58.54万吨,亩产230公斤,分别比上年增加13.9万亩、3.84万吨和3公斤;油菜面积278.64万亩,总产37.0216万吨,分别比上年增加27.39万亩和1.6804万吨。
    加强领导 组织有力
      为切实抓好粮油高产创建工作,我省成立了以省农业厅、财政厅、科技厅等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的粮食高产创建活动领导小组,以及相关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各高产创建示范县也都成立专门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
      今年年初,省农业厅就下发通知,明确了创建水稻高产示范片的要求,各示范县进一步细化高产创建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全面落实农技推广人员工作责任制。江山市农业局还对17户100亩以上种粮大户实行专家挂联制度,每个专家挂联一个种粮大户,为大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等服务。
    增加投入 整合力量
      为集约重大项目资源,保证高产创建示范区建设的物质基础与资金优势。今年,省财政预算拨出900多万元,分别开展粮油优质高产示范竞赛和水稻优质高产万村示范活动。省级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立项时也向高产创建示范县倾斜。省政府还及时出台粮食扶持政策,对种植粮食、油菜的大户进行补贴。省农业厅各有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推进高产创建工作。各示范县加大了对高产创建活动的投入,10个水稻示范县财政用于高产创建配套资金440万元,其中用于万亩示范片建设资金165.7万元,促进了高产创建活动的顺利开展。
      为鼓励先进,各示范县纷纷开展高产示范竞赛。余姚市将评选6个早稻和8个晚稻优胜示范方,每方奖励2万元;婺城区政府下拔1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奖励高产创建先进示范方。省里也将在年终表彰奖励高产创建工作成效突出的13个粮食生产先进县、奖励100个粮油优质高产示范方和10名优秀种粮大户。
    强化培训 规范创建
      创建活动中,省农业厅粮油专家多次赴高产创建示范县讲授单季晚稻五改高产技术、水稻强化栽培技术、超级稻集成高产技术、富硒增产剂应用技术等。省农业厅还专门请我国著名水稻栽培专家讲授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原理及技术要点,多次组织召开高产创建现场考察会议,交流经验,互相学习。中国农技推广网、浙江农业信息网、农民信箱、农村信息报等网络和报纸也积极宣传粮油高产创建活动,及时报道各地创建活动进展和先进经验等。
      各示范县也都把技术培训指导和现场观摩交流作为高产创建的重要措施。据统计,10个示范县共开展技术培训535期,培训技术人员和农户7.681万人次;召开县级现场会56场次;印发技术资料60.28万份、模式图11.9万份。义乌市农业局在召开“薯—稻”水旱轮作示范畈建设动员会的基础上,又举办了所有示范畈农户参加的“薯—稻”水旱轮作集成技术培训班,受训人数达300多人,印发技术资料300余份。
    应用良种 推广技术
      今年我省水稻高产创建万亩示范片选用的品种有三类,一是农业部确定的超级稻品种,如“中浙优1号”等;二是省定主导品种。如早稻“金早47”、连作晚稻“宁88”、单季晚稻“中浙优8号”等;三是苗头好的高产新品种,如“甬优9号”等。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统一采用优质高产双低油菜新品种。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采用“扬麦12”等扬麦系列品种。马铃薯示范片采用“中薯3号”良种,大豆示范片采用“95—1”等鲜食大豆优质高产品种。
      各地的万亩示范片做到良种良法相配套。如安吉县和嘉兴秀洲区以常规粳稻为主,主要采用单季晚稻五改高产技术和直播栽培技术。余姚、乐清和金华婺城区以双季稻为主,早稻主要采用抛秧、直播和机插栽培技术,以确保足穗高产。温岭、建德等地的单季晚稻以大穗型超级杂交稻品种为主,采用以“秧苗旱育、小苗稀植、浅湿灌溉、增施有机肥”为核心的水稻强化栽培技术,充分发挥个体生长优势,实现足穗大穗增产。
      在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中,我省加强了双低油菜保优栽培技术和油菜秋冬发高产栽培技术、双低油菜油苔两用生产技术,以及油菜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小麦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推广稻板免耕直播等轻型栽培技术,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万亩马铃薯示范片大力推广“薯—稻”水旱轮作种植模式,提高粮食复种指数。万亩大豆示范片在推行春大豆小拱棚促早栽培、地膜直播栽培、出口优质栽培等技术的同时,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以及“鲜食大豆——晚稻”等水旱轮作、生态种植模式,效果明显。
    示范带动 增产增效
      今年的粮油高产创建中,我省分别在嘉兴市秀洲区、温岭市、江山市、诸暨市等10个部级水稻高产创建县(市、区),建立了20个万亩示范片,实施面积达23.1288万亩。全省万亩示范片的复种面积达到30.9298万亩,平均亩产530.9公斤,同地块比上年增产25.5公斤,增幅5.5%,示范片比非示范区亩增效益103.19元。
      各示范县涌现出一批高产创建核心示范方,并带动全县较大面积增产。如诸暨市王家井万亩片中1206亩核心方经省农业厅组织专家组测产,平均亩产701.4公斤。余姚市11.03万亩早稻平均亩产462公斤,创历史最高纪录,比上年的433公斤增产29公斤,增6.7%。
      我省的长兴、平湖、海盐等6县(市、区)承担着农业部万亩油菜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任务,示范片面积近7万亩,平均亩产178.6公斤,比上年增产8.7公斤,共增收油菜籽608.9吨。
      杭州市萧山区党山镇的万亩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选用了“扬麦”系列品种,全面推广免耕轻简栽培、平衡配套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机械开沟和收获等关键技术。小麦亩产比上年增产15公斤,共增收小麦286.5吨。义乌市上溪镇建立万亩马铃薯高产示范片,增产增收也十分明显,平均亩产2457.5公斤,比上年增加389.7公斤,亩净利润达到2318.8元。
      万亩鲜食大豆高产创建示范片位于杭州市萧山区新湾围垦区,示范片平均亩产鲜荚547.2公斤,比上年亩增36.7公斤,增7.2%;平均亩产值886.46元,扣除亩生产成本660.35元后,亩纯收益226.11元。萧山第二农垦场陈柏良的100亩“浙农6号”鲜食大豆平均亩产鲜荚734.2公斤,创造了鲜食春大豆高产纪录。
      10月底,专家在温岭市泽国镇水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验收产量。
      王宏辉 摄
      (资料图片)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