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棵竹子值一万元,你相信吗?在临安太湖源镇高云村,有人就在繁育这样的竹子。
走进高云村的临安优良竹苗繁育研发中心,你可以看到很多来自国内外的竹子。中心拥有占地450余亩的竹种园,这里有低矮成丛的鸡毛竹、层层叠叠的橄榄竹、龟壳一般的龟甲竹、犹如被文了身的斑竹、大腹便便的大佛肚竹,还有紫竹、花毛竹、青丝黄和许许多多叫不出名的竹,它们在冬季的暮色中摇曳着丝丝绿意。“园主”陈奇梁说,竹种园里共育有120余种竹子,其中80多种是用于园林绿化的,28种为食用竹,还有专门用于科研的。这些竹全是世界各地的名竹,国内最北边的有来自河北的竹,南边就更多了,有四川、福建、湖南的竹子。还有不远万里飘洋过海来“安家”的,如来自日本、印度、越南、菲律宾和厄瓜多尔等国的竹子。
6年前,开节能灯厂的陈奇梁为讨刚刚退休的岳父王安国的欢心,出资租了30多亩地,让丈人挥洒“余热”。王安国是临安远近闻名的林业工程师,甚爱竹子。在与岳父共同寻求、培植竹苗的过程中,陈奇梁渐渐对竹子产生了浓厚兴趣,同时发现了竹子背后巨大的商机。于是,他毅然砸重金搞竹苗培育,甚至连经营多年的节能灯厂都全权交给朋友打理,专心做起了“竹迷”。2004年,为了把一棵价值几十元的橄榄竹“请”到临安,陈奇梁带着3个专家,自己开车,一年内5下福建,钱花了五六万不说,还在一次车祸中险些丧命。为了一棵稀有的圣音竹,陈奇梁更是不惜花费近万元,翻山越岭到湖南求竹。
随着城市建设品位的提升,竹子逐渐走向城市绿化的舞台。像北京奥运会,就从竹种园买了十几万元的竹。竹子固水、护坡能力强,炭汇性能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近几年,重庆、贵州等地都掀起种竹热,每年都要从竹种园购买近百万元的竹苗。最近,竹种园的一批竹苗还被运到菲律宾和智利,成为外交“信使”。
如今,竹种园吸引了来自中国林科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国家林业局等单位20余位专家前来从事观赏竹繁育、园林造景等多项技术研发,其中有1位院士、2位首席科学家、3位终身教授,还有10多位博士和硕士。陈奇梁介绍,竹种园正借助自身的科研力量和专业优势,打造国内权威的竹业培训基地。(管光前 王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