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版:浙江林业

今年我省6633万元投向油茶产业

  本报讯 (记者 曹丽娟)今年我省共投入6633万元省级以上资金发展油茶产业,其中国家资金4355万元、省级资金2278万元。这是记者从日前召开的全省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上获悉的。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程渭山,省林业厅厅长楼国华出席会议。
  据悉,我省栽培油茶历史悠久。在20世纪初,全省油茶面积约100亩。新中国成立后,我省油茶产业呈波折发展,其中1979年油茶面积达到334万亩,为历史最高水平;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油茶面积大幅下降,1995年仅216.6万亩;2000年之后,茶油价格上升,至今国内市场已涨至每公斤35-40元左右,农民种植油茶的积极性得到调动。到2008年,全省油茶面积达到240万亩,居全国第四位,油茶籽产量4.5万吨,油茶总产值约10亿元,位居全国第六位,达到我省历史最高水平。
  会上,程渭山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深入阐明了发展油茶产业的极端重要性。他指出,发展油茶产业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是建设民生林业、发展山区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有效途径,是提高人民生活健康水平,解决山区、老区“三农”问题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程渭山要求,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油茶产业的重要意义,把油茶产业作为兴林富民的支柱产业,切实抓紧抓好。各级林业部门、老促会要从关心老区、扶持老区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发展油茶产业的宣传,传授油茶经营知识和先进经验,加快提升油茶产业发展水平,努力推动我省油茶产业再上新台阶。
  楼国华对下一步的油茶产业发展作了具体部署:一要明确发展目标。面积5万亩以上的油茶产区市、县(市、区)要在明年上半年前完成编制当地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定位、区域布局、建设重点和目标任务;二要推进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提高精深加工水平,增强市场竞争力;三要加大科研力度,重点在油茶良种选育、丰产培育和低改技术、精深加工和副产品利用等方面开展联合攻关和研究;四要坚持良种造林;五要抓好示范样板,建立一批高标准的高产良种和低产低效改造示范林基地,并在发展模式与机制、科技支撑上作出示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